眼下距離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口“限價令”生效已有一周。受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影響,上周國際油價不漲反降,創下半年來最大單周跌幅。這與此前眾多分析人士所預測的,西方國家對俄原油的制裁和價格上限措施會導致全球油價飆升的觀點正相反。
國際油價不漲反降
據彭博社報道,在“限價令”頒布的12月5日,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迅速上升了2%,但在隨后的幾天內下降。截至12月9日,即“限價令”生效的第五天,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已低于每桶77美元,并短暫跌破76美元。這比限價令頒布當天的最高價格(每桶87.2美元)下降了超過14%。
與布倫特原油相比,俄羅斯原油的價格降幅更為顯著。在波羅的海港口,俄羅斯最大的出口油種——烏拉爾原油的交易價格已跌至每桶40美元,接近該油種的收支平衡價格,遠低于此前歐盟對俄海運出口原油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限價。
能源價格跟蹤平臺“阿古斯”(Argus Media)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原油定價主管邁克爾·卡羅蘭(Michael Carolan)認為,壓低烏拉爾原油價格的關鍵原因可能是歐洲買家的流失,而不是限價令本身。俄烏沖突升級后,原先運往歐洲的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便開始逐漸轉向亞洲。為了吸引亞洲市場,同時和中東產油國競爭,俄羅斯不得不在油價上給予優惠,以抵消上漲的交通運輸成本——俄羅斯暫時不具備及時調整石油出口方向的能力,因此向中國、印度及土耳其等亞洲市場出口的石油不得不從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海港出發,繞過歐洲大陸,再穿過蘇伊士運河,行程漫長而昂貴。
歐盟經濟未受影響
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歐洲面臨能源危機、高通脹以及經濟衰退的巨大挑戰,限價舉措若引發俄方減產反制,將進一步改變能源市場走勢,可能反噬歐洲經濟。
不過,彭博社石油專欄記者、石油策略師朱利安·李(Julian Lee)表示,就目前來看,“限價令”在短期內并未在歐盟內部市場造成原油短缺。受近來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央行加息潮、美元走強及石油高價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的石油需求量呈下降趨勢,其中也包括歐盟。
此外,常駐布魯塞爾并專注歐盟和國際貿易的律師馬茨·庫維利耶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指出,歐盟自今年5月宣布對俄羅斯原油出口施加制裁以來,便已在積極尋求石油供應替代渠道,如中東國家。因此,俄羅斯對歐盟的石油出口量大幅減少并未對歐盟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制裁影響尚不明朗
朱利安·李認為,截至目前,“限價令”已達到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的目的。彭博社根據11月中旬以來的國際原油價格預測稱,俄羅斯的桶均石油出口關稅很可能將在2023年1月降至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就對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制裁的影響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受中國于2022年12月開始放松防疫措施影響,中國經濟將逐漸恢復活力,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可能將大幅回升,這勢必會對將來的國際油價走勢造成深刻影響。
同時,俄羅斯的反制措施也在醞釀之中。12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對歐盟的制裁及限價計劃作出回應,表示“如果需要,俄羅斯甚至可能會考慮減產”,俄羅斯將在幾天后頒布總統令公布其具體應對措施。
此外,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盡管俄羅斯必定會感受到西方制裁的壓力,但俄羅斯向印度和中國等其他市場出售石油的舉措將部分減緩俄羅斯的壓力。據《印度論壇報》報道,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日前會見印度大使時表示,俄羅斯歡迎印度不執行歐盟主導的石油價格上限計劃,并愿為印度建造大容量船舶提供幫助。同時,俄方將“充分履行能源供應合同義務,使向(亞洲)東部和南部國家的能源出口多樣化”。據悉,在2021年,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雙邊貿易增長了46.5%,總額超135億美元。而2022年1月至9月,兩國貿易總額已達204億美元。
限價機制能否奏效,還取決于俄羅斯之外的各大石油生產國的反應。目前,各大石油生產國均未作出明確表態。據路透社報道,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王子于12月11日在利雅得論壇上表示,歐洲對俄羅斯原油的制裁和價格上限措施“尚未帶來明確的結果”,其實施情況仍不明朗。但他明確表示,鑒于目前形勢,“OPEC+”此前制定的在2023年底前每日減產200萬桶的目標是正確的。他同時補充稱,該組織將繼續關注未來一年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