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可測可管 數字化為電力系統注入靈魂”為主題的 “綠色能源管理”會客廳直播欄目在能見·麒麟學院舉行。本場直播由能見科技副總經理曹開虎主持,中國能源研究會配售電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中英低碳學院產業導師吳俊宏;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及電能管理業務總經理徐棟;蘇州思闊電氣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江蘇科技大學講師熊為等業內專家與企業伙伴,圍繞 “數字化配電如何確保電力安全的同時提升能效?”“數字化電能質量治理方案有哪些新價值?”“數字化軟件如何助力電力資產管理?”“配電網數字化如何實現電力用戶友好互動、用能綠色高效?”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隨著能源結構優化升級、電力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十四五”時期配電網向安全可靠、綠色智能、友好互動、經濟高效的智慧配電網不斷進化。新形勢下,配電網需要強化需求導向,圍繞“供需-網架-信息-價值”主線,以信息支撐運行,實現價值創造。對此,吳俊宏表示,配電網的可觀可控是近一二十年整個電力系統的關注重點。近幾年,整個能源結構供應的變化形勢,以及跟電力市場互動的需求,加速了數字化在配電網應用的力度,也加大了數字化在配電網應用的商業模式。配電網數字化轉型日益提速。
吳俊宏指出,電力數字化的主要目標,一是支持電力資產安全與高效提升:以安全為核心,降低電力資產的運行風險、延長使用壽命、提高安全性和運營效率;二是支持新能源并網消納:通過感知、預測、控制、調度一系列電力數字化手段的應用,高比例消納來自源端和荷端的新能源;三是支持源網荷儲協調互動:通過數字化技術聚合源、儲、荷等各類資源,綜合考慮用戶實時需求,協調出力與優化控制,提高靈活性與穩定性;四是支持綠色電力交易與認證:通過數字化技術解決綠電交易高成本、難追溯、易篡改等問題,提升綠電價值;五是支持用戶經濟高效使用電力:通過電力數字化技術為用戶提供用能分析、能效對標,提供最優用能方案。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認為,電氣化與數字化所產生的加成效應,讓配電系統更加安全、可靠、高效,釋放出更大節能潛力。徐棟介紹:“聚焦智能配電,施耐德電氣通過加大本地研發投入,深耕本地客戶核心需求和應用場景,以持續迭代的軟件創新,為配電統得安全運行、資產健康管理、能效管理提升、電能質量穩定護航,進行幫助企業構建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基于EcoStruxure架構,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解決方案,可提供安全可靠且互聯互通的硬件產品,更加細分的邊緣控制軟件,以及更加深入的應用分析和服務,最大限度發揮數字化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電氣全新一代的EcoStruxure TM配電站控終端系列產品可以幫助客戶實現電力設備的就地監控、快速分析,提供日常運維輔助;EcoStruxure TM電力監控系列軟件滿足配電監控需求的同時,可擴展強弱電一體化監控,作為電力專業子系統為客戶的定制管理系統提供實時電力數據;EcoStruxure TM配電運營顧問系列軟件幫助大型及關鍵電力用戶提升配電系統安全可靠性、資產和運維管理效率、能源使用效率、保障優質供電,建立一體化綜合運管維平臺。三者協作覆蓋配電設計、建造、運營、維護全場景應用。
數字化技術必須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落地,融合對用戶的深度理解,才能為用戶創造切實價值。 在某大型隧道的建設過程中,施耐德電氣發現該項目始終處于較高的環境濕度,極易導致配電設施的老化,給項目帶來安全隱患,而超長超大的項目規模導致配電系統龐大但設備極度分散,給后期運維帶來極大挑戰。針對以上難點,施耐德電氣為項目定制配備107 套POI Plus站控大師和4套PO電力監控系統,通過有機組合,打造一體化運管維平臺,全面保障系統運行可靠的同時,實現了3個35kV變電站和61個10/0.4kV配電站的統一管理,有效提升運維效率。在此基礎上,還通過POA-EM配電運營顧問-能碳管理應用,實現對配電能耗的可視化管理,全面升級節能屬性,拓展減排空間,創造了重大水下工程項目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
徐棟補充道,能源低碳轉型是一項復雜的長期工程,企業間需要高密度配合,通過互聯、協作和創新,為能源轉型加速助力。2014年,施耐德電氣推出EcoXpert合作伙伴計劃,通過為合作伙伴企業及個人提供一系列覆蓋強弱電的專項培訓和授權認證,助力合作伙伴提升專業技術水平與數字化轉型。
在施耐德電氣EcoXpert合作伙伴計劃支持下,成立于2013年的蘇州思闊電氣實現了快速發展。熊為介紹到:“隨著數字化發展,配電數字化給客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數字化的結果又促進客戶的需求日益提升。來自施耐德電氣的培訓與全面支持,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效率,團隊能夠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熊為在某醫院數字化解決方案中還提到,施耐德電氣助力蘇州思闊運用測溫、站控單元,主站電力監控系統等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醫院實現了關鍵電力設施的預防性維護以及分布式配電房的高效運維,幫助醫院全面擁抱行業數字化創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