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四川電荒危機得以暫時緩解,但是電力緊平衡并未真正走遠,今冬明春甚至有陷入二次危機的風險。
9月20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召開全省控制性水電站蓄水保供專題視頻會議。會上傳遞出來的信息是,水電大省四川的電力保供形勢仍然緊張。
8月中旬,彼時的四川省還在“電荒”中,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就定下了蓄水保供“硬任務”:到今年11月初,四川20座控制性水電水庫要完成130億立方米蓄水。
然而,受7、8月極端高溫干旱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截至9月20日,四川全省20座控制性水電站回蓄水量66億立方米,僅完成蓄水任務的51%,仍有64億立方米的蓄水缺口。
如果夏秋連旱形勢延續并影響到蓄水保供,那將意味著,下一個汛期到來之前的冬春時節,四川省電荒仍有“卷土重來”的風險。
1 四川電力保供仍存缺口
今年7—8月,由于受持續高溫少雨影響,四川省出現了“四最”疊加的嚴峻局面,即最極端高溫、最少降雨、最枯江河來水和最高用電需求,水電發電量銳減50%以上,加之高比例的水電外送,四川出現了大規模電荒,影響到眾多工商企業,在局部地區一度波及民生。
為了滿足保供需要,水庫電廠被迫消庫發電,水位持續走低。猴子巖、長河壩、寶珠寺、亭子口等水庫在8月中下旬就已經耗空。
為此,四川省內水資源調度的主管部門和牽頭單位——水利廳在8月中旬就組織控制性水電站管理單位制定“一庫一策”蓄水方案,充分考慮來水最少、蓄水最不利等情況,逐庫細化落實蓄水時機、任務、進度和保障措施。
根據四川省水利廳統一部署,全省20座控制性水電水庫的130億立方米蓄水任務,已被按旬分解為7個階段,逐旬、逐段明確蓄水目標。目前,各控制性水電站的蓄水工作正有序推進。
然而,從最新的情況看,蓄水工作的推進進度并不樂觀。在9月20日的會議上,來自省級水利、經信、氣象等部門以及水電站管理單位的代表,在提到今冬明春蓄水保供任務時,不少人都表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先看水電供給,目前,四川全省20座控制性水電站需增加蓄水量達64億立方米,其中主要負荷區(成都平原及其周邊地區)的8座控制性水電站需增加蓄水量達40億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偏多近40%。與此同時,預計9月下旬至11月,四川各主要江河來水仍然以偏少為主,今年蓄水保供形勢不容樂觀,這無疑將影響到四川接下來的水電供給能力。
而在來水偏少的形勢下,用電量卻在大幅增加。今年1-7月,四川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8.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1個百分點,維持強勁增長水平。
據相關部門測算,若考慮來水不足、水庫蓄水不夠、電煤燃氣不足,留川電量和外購電量難以保障等不利因素疊加,四川電力供應或出現10%—30%的缺口,迎峰度冬電力保供形勢十分嚴峻。
2 跳出水電綜合施策
四川出現的電力緊張,說明當下的四川電力系統缺乏足夠的應對意外沖擊的能力。而若要有效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問題,需要跳出水電,需要電源側和電網側的綜合施救。
先看發電結構。以“水電大省”自居的四川,卻在今年豐水期遭遇嚴重電荒危機,這與其電力結構過于依賴水電大有關系。截至2021年底,四川全省裝機容量11435.1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接近78%,火電1824.9萬千瓦,裝機容量占比16%,風電光伏占比僅6%。
也是因此,增加火電作為應急調峰的能源,是優化目前四川電力結構問題的首要任務。盡管國家對新增煤電產能一直采取嚴控措施,但為了應對極端罕見缺電情形,四川煤電裝機應該更加靈活。同時,也應考慮建立煤炭儲備機制,由政府或發電央企建立長期的煤炭儲備,保證煤電機組的調峰用煤。
參考同是水電大省的云南省,經歷過去年干旱帶來的水電危機之后,今年初云南印發2022年能源保供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在年內開工480萬千瓦清潔煤電項目。同時提出要千方百計提升火電發電能力,力爭全年統調火電發電量450億千瓦時以上。
其次是跨省的電力互濟。四川與陜西有一條±5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即德寶直流輸電工程,四川限電期間反向為四川送電,主要利用陜西的火電支援四川,全天滿功率300萬千瓦時運行。
但目前,四川更多特高壓直流線路主要是“點對網”送電,在7-9月的用電高峰期,受端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電力也較為緊張,這些線路只能將四川的電力送出,無法實現反向送電。
也是因此,四川省電網線路改造,和發電機組靈活接入省網與點對網線路的技術攻關,可以讓上述并入特高壓點對網水電機組在跨省外送電的同時,兼顧一部分四川本地的需求。這樣可以打破省間壁壘,通過電力市場使得地區之間的供需得到調劑,實現優勢互補和電力互濟。
此外,還需要在四川省內完善配電網、微電網。
目前,四川外送水電主要來自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烏東德等大型水電站。四川省內電力供應則依靠中小型水電站,但省內電網建設較為薄弱,川西較偏遠的水電囿于網架薄弱問題,無法將全部電量完全送出,往往會出現一邊缺電、另一邊棄水的問題。
也是因此,解決四川缺電的困境,不太可能會“畢其功于一役”。需要長遠考慮,多方施策,建立起更加科學的電力結構和更加靈活的電網輸配,才是長久解決問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