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改委9月22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部門和地方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
我國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細化實化。國家逐步擴大補償范圍,提高補償標準,完善補償政策。建立森林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國家級公益林全部納入補償范圍;持續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推進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予以支持。同時,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推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我國出臺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制定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的指導意見,推動區域間生態保護合作走深走實。地方積極探索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副司長 王心同:浙江和安徽率先建立跨省流域橫向補償機制,廣東分別和廣西、福建、江西在九洲江流域、汀江—韓江流域、東江流域開展多層次跨省溝通協作,北京、天津分別與河北加快建立潮白河、引灤入津上下游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據統計,到2021年底,全國共建立了13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十三五”中央安排生態保護補償資金近2000億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央層面年度安排各類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的額度達到近2000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加大對天然林、公益林的管護,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300多億元;推進實施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60多億元;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800多億元;積極探索開展濕地、沙化土地、輪作休耕等領域的生態保護補償工作。
在中央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對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的力度。據初步統計,地方政府年度生態保護補償資金規模達近千億元,省級、地市級、縣級多層次共同投入的格局初步建立。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圍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區域間合作。
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副司長 王心同:地方政府通過簽訂協議等多種方式,積累了很多“成本共擔、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流域生態保護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