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德國應對俄羅斯削減向歐洲供應措施的一部分,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當地公用事業公司慕尼黑市立電力公司(Stadtwerke Muenchen)計劃燃燒更多的石油和煤炭(而非天然氣)。該公司已經恢復了之前關閉的兩家供熱廠的燃油燃燒器。此外,它還推遲了將一個發電區從煤炭轉化為天然氣的計劃。
8月1日,慕尼黑市立電力公司通過電子郵件表示稱,通過上述措施,該公司已經減少了慕尼黑的天然氣消耗(但沒有具體說明數量),并擴大了能源結構。
慕尼黑市立電力公司的這些舉措標志著近期德國能源結構的重置。多年來,歐洲電力生產商已經從燃燒化石燃料轉向天然氣,但眼下的天然氣危機正在迫使形勢逆轉。
當地時間8月1日,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宣布,位于下薩克森州霍恩哈默爾地區的梅爾魯姆煤炭發電廠即將重新連接至德國電網。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聯邦政府7月14日頒布法令,允許部分已關閉的煤炭發電廠和石油發電廠重新投入使用至2023年4月,以節省天然氣。梅爾魯姆發電廠將是該法令頒布之后第一座重新并入德國電網的煤炭發電廠,該廠自2021年12月初以來一直處于備用狀態。該發電廠的凈輸出為690兆瓦,理論上可以為超過50萬個家庭供電。 據悉,德國政府已經批準重啟10座燃煤電廠和6座燃油-火電混合發電廠。
為了在短期內減少天然氣消耗,慕尼黑電力公司降低了巴伐利亞州室外和室內游泳池以及封閉式桑拿浴室的最低溫度。德國各地政府也開始考慮壓縮啤酒制造、圣誕市場等傳統項目的生存空間,享譽世界的慕尼黑國際啤酒節也將被波及,或慘遭取消。
與此同時,作為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長期目標的一部分,慕尼黑公用事業公司啟動了一項耗資1000萬歐元(約合1020萬美元)的計劃,該計劃將加快擴大由地熱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產生的區域供暖。
今年冬天,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將面臨能源危機,這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顯然,出于對西方制裁的反制,俄羅斯已逐漸減少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這使得德國經濟更有可能陷入衰退。標普全球的一項私營部門活動指標表明,在今年7月份,德國經濟開始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德國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已滿68.6%,遠低于該國在2022年11月1日達到95%的目標。這將影響到近一半依靠天然氣取暖的德國家庭,以及許多天然氣發揮關鍵作用的工業部門(如用于水泥和玻璃制造的化學品)。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的三黨執政聯盟(自民黨、基民盟、綠黨)政府已要求德國公司和消費者節約能源以彌補天然氣庫存目標與實際的差距。但如果重新平衡供需的措施失敗,德國政府有權宣布“天然氣緊急情況”,這將涉及國家控制天然氣分配,并決定誰獲得天然氣,誰不獲得天然氣。
禍不單行的是,就在上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 PJSC)以渦輪機故障為由,將北溪1號管道的流量削減至正常流量的約20%。這促使現貨市場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
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露發生后,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決定退出原子能。當下,由俄烏沖突導致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不穩定,促使德國境內剩余的三座核電站將在2022年年底(原定的停運時間)后繼續運行。今年第一季度,核電站占全德發電量的6%,天然氣占13%。
德國環境部長、綠黨(一直反對核能的德國政黨)成員Steffi Lemke稱,如果德國電力基礎設施的“壓力測試”表明巴伐利亞州存在“嚴重的電力或電網問題”,政府將“評估這種情況以及潛在的選項”。她表示,如果正在進行中的政府評估認為有必要,她愿意考慮將巴伐利亞一個核電站的運行壽命延長至明年。
7月30日,巴伐利亞州議會下院基民盟黨(前執政黨)的負責人亞歷山大·多布林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德國聯邦網絡局預測的天然氣短缺是巨大的,將影響德國能源部門的所有領域。這就是德國政府最終必須做出繼續運行核電站決定的原因。”
而在德國三黨執政聯盟內部,德國自民黨主席兼財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已推動擴大核能的事宜,延遲淘汰核電的工作,使德國核電站繼續服役至2024年,并在7月31日時呼吁停止使用天然氣發電。自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克里斯蒂安·杜爾(Christian Duerr)表示,將反應堆的運行壽命延長至2023年是確保德國的能源供應和緩解電力市場緊張形勢的正確步驟。
然而,德國核廢料管理安全辦公室認為,延長少數反應堆的壽命只會對緩解天然氣危機做出很小的貢獻。該辦公室總裁沃爾夫拉姆·柯尼格(Wolfram Koenig)7月3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這樣的舉措不僅要考慮到核電站的安全性,還要顧及放射性廢料的處置。
柯尼格寫道:
“如果核電站持續運營,整個德國社會都將付出相當大的成本。而艱難達成的社會共識也將從根本上受到質疑。”
8月1日,慕尼黑市立電力公司通過電子郵件表示稱,通過上述措施,該公司已經減少了慕尼黑的天然氣消耗(但沒有具體說明數量),并擴大了能源結構。
慕尼黑市立電力公司的這些舉措標志著近期德國能源結構的重置。多年來,歐洲電力生產商已經從燃燒化石燃料轉向天然氣,但眼下的天然氣危機正在迫使形勢逆轉。
當地時間8月1日,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宣布,位于下薩克森州霍恩哈默爾地區的梅爾魯姆煤炭發電廠即將重新連接至德國電網。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聯邦政府7月14日頒布法令,允許部分已關閉的煤炭發電廠和石油發電廠重新投入使用至2023年4月,以節省天然氣。梅爾魯姆發電廠將是該法令頒布之后第一座重新并入德國電網的煤炭發電廠,該廠自2021年12月初以來一直處于備用狀態。該發電廠的凈輸出為690兆瓦,理論上可以為超過50萬個家庭供電。 據悉,德國政府已經批準重啟10座燃煤電廠和6座燃油-火電混合發電廠。
為了在短期內減少天然氣消耗,慕尼黑電力公司降低了巴伐利亞州室外和室內游泳池以及封閉式桑拿浴室的最低溫度。德國各地政府也開始考慮壓縮啤酒制造、圣誕市場等傳統項目的生存空間,享譽世界的慕尼黑國際啤酒節也將被波及,或慘遭取消。
與此同時,作為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長期目標的一部分,慕尼黑公用事業公司啟動了一項耗資1000萬歐元(約合1020萬美元)的計劃,該計劃將加快擴大由地熱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產生的區域供暖。
今年冬天,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將面臨能源危機,這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顯然,出于對西方制裁的反制,俄羅斯已逐漸減少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這使得德國經濟更有可能陷入衰退。標普全球的一項私營部門活動指標表明,在今年7月份,德國經濟開始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德國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已滿68.6%,遠低于該國在2022年11月1日達到95%的目標。這將影響到近一半依靠天然氣取暖的德國家庭,以及許多天然氣發揮關鍵作用的工業部門(如用于水泥和玻璃制造的化學品)。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的三黨執政聯盟(自民黨、基民盟、綠黨)政府已要求德國公司和消費者節約能源以彌補天然氣庫存目標與實際的差距。但如果重新平衡供需的措施失敗,德國政府有權宣布“天然氣緊急情況”,這將涉及國家控制天然氣分配,并決定誰獲得天然氣,誰不獲得天然氣。
禍不單行的是,就在上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 PJSC)以渦輪機故障為由,將北溪1號管道的流量削減至正常流量的約20%。這促使現貨市場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
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露發生后,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決定退出原子能。當下,由俄烏沖突導致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不穩定,促使德國境內剩余的三座核電站將在2022年年底(原定的停運時間)后繼續運行。今年第一季度,核電站占全德發電量的6%,天然氣占13%。
德國環境部長、綠黨(一直反對核能的德國政黨)成員Steffi Lemke稱,如果德國電力基礎設施的“壓力測試”表明巴伐利亞州存在“嚴重的電力或電網問題”,政府將“評估這種情況以及潛在的選項”。她表示,如果正在進行中的政府評估認為有必要,她愿意考慮將巴伐利亞一個核電站的運行壽命延長至明年。
7月30日,巴伐利亞州議會下院基民盟黨(前執政黨)的負責人亞歷山大·多布林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德國聯邦網絡局預測的天然氣短缺是巨大的,將影響德國能源部門的所有領域。這就是德國政府最終必須做出繼續運行核電站決定的原因。”
而在德國三黨執政聯盟內部,德國自民黨主席兼財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已推動擴大核能的事宜,延遲淘汰核電的工作,使德國核電站繼續服役至2024年,并在7月31日時呼吁停止使用天然氣發電。自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克里斯蒂安·杜爾(Christian Duerr)表示,將反應堆的運行壽命延長至2023年是確保德國的能源供應和緩解電力市場緊張形勢的正確步驟。
然而,德國核廢料管理安全辦公室認為,延長少數反應堆的壽命只會對緩解天然氣危機做出很小的貢獻。該辦公室總裁沃爾夫拉姆·柯尼格(Wolfram Koenig)7月3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這樣的舉措不僅要考慮到核電站的安全性,還要顧及放射性廢料的處置。
柯尼格寫道:
“如果核電站持續運營,整個德國社會都將付出相當大的成本。而艱難達成的社會共識也將從根本上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