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指導下,由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2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五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此次峰會以“科技創新·跨界融合·國際互聯”為主題,以能源轉型的市場需求為切入點,旨在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引領作用,全面開拓能源、交通、建筑三大領域的跨界融合,推動能源產業向綠色化、數字化、創新發展轉型。會上,20余位重磅級嘉賓通過主題演講與專題演講、討論等環節,圍繞產業鏈與生態鏈深度融合,構建低碳、零碳、負碳新型產業體系等話題,積極探索能源產業化的科技創新機制和商業模式,共謀“碳中和”發展大計。當日,線下超過150位嘉賓參加了會議,線上參會人數累計超過300萬人。
隨著“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升級為國家戰略,由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聯合50多家行業組織共同發起的“零碳中國”倡議也已踐行兩年有余。為切實發揮標準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零碳中國”倡議行動和試點示范工作穩妥、有序開展,作為此次峰會的重要環節之一, 2022年度第一批“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啟動儀式隆重舉行。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貴宣布“零碳園區”“零碳工廠”“零碳數據中心”“零碳鄉村”等6個“零碳中國”評價標準編制工作正式啟動。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董事、總工程師黃學良代表標準編制組成員單位做了發言。
按照急用先行原則,“零碳園區評價標準”編制工作在啟動儀式前夕已率先開展。截至2020年,我國各類產業園區數量已超2.5萬個,園區碳排放量已經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31%。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園區已然成為行業綠色發展和能源低碳化轉型的關鍵場景之一,打造零碳園區也因此成為各地方政府兼顧經濟與環境,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舉措。“零碳園區評價標準”由北京九州零碳能源研究院、落基山研究所和港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牽頭,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西門子樓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等10余家單位共同參與。該標準規定了零碳園區的基本要求、評價邊界、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適用于指導零碳園區的創建和評價。這是繼“零碳中國評價標準 通則”之后,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牽頭編制的又一“零碳中國”評價標準。
“零碳園區”,是指在評價邊界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一定周期內(通常為一年),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率、開展數智化能源管理等方式實現能源供應清潔化和能源利用高效化,盡最大可能減少生產、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于無法避免的排放量應采用碳抵消的方式實現碳元素“零排放”。“零碳”目標下,綠色經濟與數字經濟迎來了共生機遇,數字經濟的蓬勃創新為綠色發展賦予了極大的動能,綠色發展作為中國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將為數字經濟的創新方向和發展模式等提供重要指引。為此,在編制過程中起草組兼顧“綠色”和“數字”兩個評價核心,“綠色”為主、“數字”為輔,設計出一套零碳園區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評估園區范圍內與“低碳”“零碳”“負碳”相關的綠色發展水平以及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相關的數字發展水平,最終評價結果以分值形式體現。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對不同分值劃分了不同等級,此舉有利于園區了解其零碳發展水平和所處階段,為實現或保持零碳目標持續發力。
目前,包括“零碳園區評價標準”在內的2022年度第一批“零碳中國”評價標準編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零碳中國評價標準體系建設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情,熱忱歡迎更多行業內翹楚企業及有識之士加入,共同推動推動各項標準盡快落地與實施,助力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共謀綠色發展之道,共創綠色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