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臺州大陳島定制化機組改造項目成功并網交付。該項目為全球首個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臺州35千伏柔性低頻輸電工程提供了全球首臺低頻風機作為電源輸出,為海上柔性低頻輸電成功探索出電源側的一體化關鍵技術和風電裝備,對未來大規模開發中遠海風電資源具有里程碑意義。
浙江臺州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下稱“臺州柔性低頻輸電工程”)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浙江電力”)牽頭,旨在通過柔性低頻輸電技術,將來自臺州大陳島的海上風電輸送到陸上電網,實現海上富余風電資源的高效利用。
作為大陳島風電場的運營方,浙江星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下稱“星星風電”)積極響應電網需求,與金風科技攜手完成此次定制化機組的改造項目,助力構建陸地-海島-風電互聯系統,實現海上風電資源的優化配置。
低頻輸出&防臺風設計,高度定制化
大陳島項目共涉及三臺風電機組改造,其中兩臺低頻機組分別于6月3日和12日并網,一臺工頻機組于6月30日并網。據該風電場負責人表示,與風資源條件接近的未改造機組相比,技改后機組的發電量提升效果顯著,圓滿達到預期技改目標。
大陳島項目因涉及低頻機組改造與海島臺風工況,從而成為一項極具技術挑戰性與創新性的定制化項目。
低頻風機是專門為柔性低頻輸電技術開發的成套技術裝備,是一種全新的風電機組電源形式,可通過全功率變流器直接輸出20Hz的低頻交流電,滿足柔性低頻輸電技術的電源側要求。在低頻場景下,風電機組電網側的故障穿越、無功/電壓控制、電能質量、諧波抑制等電網友好性控制效果均發生改變,測試指標、測試方法均不同于工頻風機。
經過系統化的技術開發迭代和建模仿真驗證,金風科技在低頻變流器及控制、低頻并網技術、低頻整機系統控保策略、低頻建模與仿真技術、低頻測試技術、取電設計技術和適海性設計技術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為海上柔性低頻輸電成功探索出電源側的一體化關鍵技術裝備及實施路徑。
臺風是我國華東、華南沿海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大陳島技改項目須應用防臺風設計策略,才能保障機組安全運行。在臺風區域適應性策略上,技改機組采用了“多重防護體系”,包括臺風狀態下機組的被動安全性能和主動安全策略等,使得機組的臺風區域適應性全面增強。
克服重重挑戰,如期交付投產
在新冠疫情疊加海島特殊工況的背景下,作為大陳島項目的交付主體,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金風慧能,在交付環節所面臨的供應鏈保障、物料進場、物流中轉等困難,是需要攻克的另一個難關。
大陳島項目自3月下旬啟動排產計劃后不久,作為機組核心大部件供貨地之一的上海,出現了新冠疫情的大規模集中爆發,另外四家核心部件供貨商也因疫情供貨困難。不僅如此,在零部件與總裝廠、總裝廠與項目現場之間,都存在物流運輸不暢和運力不足。
對此,金風慧能的交付團隊通過研判疫情防控政策,在遵守兩地防控政策、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周密的運輸方案和應急預案,實現運力的最優匹配和調度,最終在5月17日,成功將首批物料按時送抵臺州龍門港物料堆場。
物料抵達堆場后,還需轉運至遠在37海里(約69公里)外的大陳島。不僅運輸成本高,且存在因潮汐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此,交付團隊依據尺寸和重量,將物料進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減少運輸頻次,為項目業主節約船運費用。
在物料供應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后,在島上運輸和安裝調試等現場交付階段,大陳島項目又面臨一系列難題。
大陳島屬于海島丘陵地形,地理環境復雜、天氣多變,正值梅雨和大風季節,對島上運輸及現場吊裝都帶來不利影響。面臨交付工期緊,島上施工設備匱乏,國內無低頻機組調試經驗可供借鑒等難題,國網浙江電力臺州供電公司、星星風電與金風慧能三方通力合作,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搶抓施工“窗口期”,攜手攻克技術難關,確保臺州柔性低頻輸電工程如期投產發電。
浙江臺州大陳島定制化機組改造項目的圓滿交付,不僅揭開了海上風電傳輸的三大技術方向之一——低頻輸電技術發展的新篇章,同時為典型區域和特殊場景下的項目交付樹立了標桿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