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末,山東風電、光伏裝機將占該省發電裝機的40%至48%,電力調節靈活性壓力很大,這要求山東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應對新能源大比例接入。
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這些特征使其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時壓力巨大。如何迎難而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探索出一條適宜山東省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是擺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簡稱“國網山東電力”)面前的一道難題。
尤其是近年來,山東省不斷對可再生能源做“加法”,能源結構優化明顯加快,同時也面臨著電力電量平衡難度陡增的壓力。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國網山東電力依托自身能源結構特色,通過具體落地的項目工程,不斷探索統籌“源網荷儲”協調一體發展,旨在實現供需主動平衡。
既是火電大省也是新能源大省
隨著近幾年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向縱深發展,目前,山東省已編制完成了新能源產業、氫能、海上風電等規劃,70個縣納入國家整縣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試點,數量居全國首位。如今的山東,不僅是火電裝機大省,還是光伏總裝機量第一大省。
記者從國網山東電力獲悉,今年一季度,山東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突破6000萬千瓦,達到6124萬千瓦,增長31%。其中,光伏裝機達3493.4萬千瓦,占全省清潔能源發電容量的54.8%,位列全國第一,成為山東電網新能源的龍頭。此外,以垃圾、秸稈等為燃料的的生物質能發電裝機,也是全國第一。截至2021年底,山東并網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396萬千瓦,是2015年的2.6倍。
“山東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全國第一,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占到全國22%。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對電網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電網穩定性問題越來越突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需求異常迫切。”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網山東省電科院首席專家孫樹敏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山東電網網架結構比較堅強,但隨著新能源快速增長,對山東電網的影響已不是簡單的消納問題,而是如何保障電網穩定。“山東今年2月份新能源消納率比去年同期略有降低。其根源是山東省電源結構以火電為主,由于新能源增長強勁,調峰資源相對匱乏。”
“我們測算,‘十四五’末,山東風光的裝機比例可達40%至48%,電力調節靈活性壓力很大,所以山東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應對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孫樹敏說。
當前,山東新能源發展迅猛,由于新能源出力與負荷特性匹配度不高,“極熱無風”“晚峰無光”等波動性、間歇性缺點越發凸顯,進一步增大了電力平衡難度,新能源消納面臨挑戰。
深度探索“源網荷儲”協同一體
如何助推新能源充分消納,提前籌謀解決山東省“十四五”期間電網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國網山東電力正因地制宜深度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尤其是其聚焦的統籌“源網荷儲”協同一體發展,有效地提升了山東電網平衡調節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國網山東電力調控中心王勇介紹,我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以及煤電穩定、可調、可控的特性,決定了煤電在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承擔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煤電的清潔高效利用至關重要。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煤電以不足50%的裝機占比,生產了全國60%的電量,承擔了70%的頂峰任務,發揮了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在“源”側,國網山東電力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通過煤電機組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節能降耗改造“三改聯動”,深挖各類機組調節調峰能力;同時,持續優化電源3-7天出力滾動預測,風電、光伏預測精度分別提升至93.3%和94.1%,通過合理安排機組運行,實現傳統煤電和新能源的耦合發展。在“荷”側,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電力需求響應調節,建成首批100個低壓海綿臺區,優化電動汽車、分布儲能、智能家居等用能互動,促進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納。在“儲”側,山東不僅將新型儲能納入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還出臺了全國首個儲能示范應用實施意見,建成全國首個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按照山東省能源局的規劃,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商業化儲能,徹底盤活儲能應用市場。
山東省正全力推動儲能業務“穩步跑”。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并網各類儲能電站37座,調峰能力不斷增強。以近日并網的國網系統單體容量最大、并網電壓等級最高、完全市場化運營的萊蕪孟家獨立儲能電站為例,投產運行后將年均增加新能源消納電量1億千瓦時。“當前,核準在建文登、濰坊以及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3座,全部建成投運后,山東抽水蓄能裝機容量將達到700萬千瓦。”王勇向記者透露。
“山東省的獨立儲能走在全國前列。”孫樹敏表示,“山東是首個執行容量補償電價的省份,也是首批獨立儲能電站參與現貨交易的省份,我們希望通過落地示范的工程項目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著手構建東部特高壓通道
支撐大規模清潔能源并網,堅強的智能電網至關重要。如今,山東已全面建成以特高壓為骨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分布式能源靈活接入的堅強智能電網。未來,將加快完善省內特高壓交流環網骨干網架,推動構建“東電西送、北電南送”的網架格局,打造“網架堅強、智能高效、靈活自愈、全景透明、互聯互濟”的現代配電能源互聯網。
國網山東電力將聚焦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光能源基地發展,以煙臺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為重點,著手構建東部清潔能源向全省配置的4回“東電西送”特高壓通道。魯北鹽堿灘涂地是山東省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建設基地,為了把這些綠電輸送出去,國網山東電力正在完善北部500千伏電網架構,加快建設濰坊、濱州、東營區域500千伏新能源匯集工程,形成北部可再生能源基地“北電南送”的4站8回500千伏輸電通道。“同時,服務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和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等可再生能源發展,我們將科學統籌規劃、優先就地就近并網消納,建設智慧化配電網,提升清潔能源‘優化配置’能力。”相關負責人稱。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風電、光伏的發電成本已與火力發電基本持平,但為解決風電、光伏發電帶來的電網調峰問題,無論是通過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化學儲能電站,還是進行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都需要大量投資,從而推高到戶用電價格。同時,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又會降低火電機組利用率,增加火力發電的固定成本,也會推高到戶用電價格。因此,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必須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在社會可承受的用電價格約束下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