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管理是一個前人涉足不深、研究成果非常少的新課題。現有的文獻對碳管理的本質、內涵和目標、任務的理解與闡述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不僅不利于科學指導碳管理的實踐,甚至還可能發出錯誤的信號。因此,結合“雙碳”行動,必須回答一些基礎的和關鍵的問題:我們認識碳管理的本質嗎?我們了解碳管理的內涵嗎?我們知道碳管理給政府、企業和公民帶來的挑戰嗎?為了達到碳管理的目標或者完成碳管理的任務,什么樣的管理方案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遺憾的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知并不清晰。而且,要想對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做出圓滿的回答也并不容易。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還碳管理一個真實的面目,發展“碳管理學”就具有非同尋常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國外碳管理的研究
碳管理,英文為“Carbon Management”。雖然對于碳管理的系統性論述比較少,但是,碳管理開始進入人們的研究視野。在國外,碳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學者們還沒有達成一致的觀點。不過,國外對碳管理內容的研究主要有兩個視角:一個是從政府(公共部門)的視角,另一個是從企業(私營部門)的視角。
(1)公共部門的碳管理
從公共部門角度研究碳管理的代表是英國的碳基金。碳基金的碳管理服務是通過提供技術和改變管理來幫助地方政府減少碳排放。它提出了地方政府碳管理戰略的五個步驟:一是訂立約定(動員);二是碳管理評估(現狀);三是設計戰略目標(愿景);四是計劃執行(怎樣達到目標);五是執行管理(實現的保證)(Carbon Trust,2005)。
此外,世界著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也構建了一個宏觀的碳管理戰略框架,它包括管理(政策和利益相關者、風險與機會、目標)、溫室氣體足跡(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組織)、減排(識別就地減排;變量:成本、數量、時間;減排類型)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闡述了具體的內容和目標(Pricewaterhouse Coopers,2008)。
(2)私營部門的碳管理
碳管理是企業未來競爭優勢所在。考慮到能源的日漸緊缺,以及油價的不斷上升,在節能減排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毋庸置疑將節省更多的能源費用。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對低碳戰略的最直觀認識是節能減排。其實,低碳戰略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節能減排(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使用新能源(renewable energy)、碳捕獲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第一階段指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以及用新興的碳交易手段促進減排意愿;第二階段則從源頭上著手,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代之以更為清潔的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第三階段則側重于末端治理,力圖將化石燃料燃燒后排放的 CO 2 捕獲到貯存設施中或者固化,從而使零排放成為可能(支維墉,2008)。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認為,衡量一家好公司的標準已經不僅僅是成本、服務和質量,對碳排放的考量正成為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競爭優勢的價值因素之一。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提出了一個包括設計、包裝、流程、組件、能源、庫存和運輸在內的“權衡”模型,一體化地考慮所有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它們設計了供應鏈碳管理的五個步驟,從易于實施的局部改進到涉及延伸供應鏈的復雜優化。此外,IBM 還提出了碳數據管理和碳管理組織框架。
國內碳管理的進展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 “雙碳”目標。近年來,我國結合實現“雙碳”目標,相關研究機構和咨詢公司在碳管理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2021年,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牽頭起草的首個碳管理體系標準正式發布,標準涵蓋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管理、碳資產管理以及碳中和管理等四方面,為國內碳管理體系提供了參考。該碳管理體系標準借鑒了國外成熟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溫室氣體排放標準、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等,相比現有的體系,這一碳管理體系標準增加了管理的內容。
相比于國外在城市的發力,國內碳管理的對象主要放在了企業身上。企業碳管理,簡單講就是以減少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核心的管理活動。表面看,碳管理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和負擔,但實際上,加強碳管理是大勢所趨,是企業在低碳時代為謀求生存發展空間而不得不開展的活動。有的提出可供企業使用的碳管理原則框架,有的提出企業做碳管理的步驟。例如,中創碳投基于過去多年對不少大型集團企業豐富的碳戰略、碳管理服務經驗,摸索和總結出一個企業開展碳管理的新框架——“SMART-ABC”框架,作為指導企業在雙碳目標下開展全過程碳管理工作的方法論。這里的SMART,指戰略規劃、管理機制、行動方案、規則制度、支撐工具,ABC指考核約束、品牌宣傳和能力建設。
另外,還可以看到,有的搭建碳管理平臺;甚至引出了碳排放管理師的綠色新職業。
應積極發展中國特色的“碳管理學”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所提供的理論與方法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提煉,同時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又必須為實踐服務,才能顯示出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強大生命力。比如,法約爾提出了普遍適用的一般管理理論,定義管理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它不僅適用于工商企業的碳管理,而且適用于政府部門的碳管理;又比如,運用SWOT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再比如,以往認為碳主要涉及生產領域,與消費領域關系不大,這實際上是個誤區。而把行為科學理論引入,堅持以人為本,采取不同的激勵機制,可能改變人們的消費偏好,達到不同的節能減排效果;等等。無論如何,碳管理的內容是從碳管理戰略出發,主要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機制、管理方法,以及在管理過程中塑造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則、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工具等在內的一整套內容。
從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看,管理學與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心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都有密切關系,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學科。而碳管理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管理問題,更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它是一個需要社會頂層設計、金融支持、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等方方面面都發生深刻的轉變。
管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管理學分支的發展。國外很多學校已經開辦了碳管理專業,國內也應該借“雙碳”目標這一東風,積極發展碳管理這一管理學新分支。我們曾對實現“雙碳”目標進行了系統學解讀,論述了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指出實現“雙碳”目標實際上是一個碳管理問題,試著從管理學基本原理去揭示;進一步,從城市和行業、企業方面分別探討了其如何實現“雙碳”目標。
總之,從大的方面看,碳管理研究有助于幫助政府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政府可依靠政策法規、借助市場力量,協調利益相關者的行動),在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提升政府形象;還有助于應對國際壓力,適應國際社會對碳排放限制的要求,增加國際氣候談判籌碼。
(作者杜棟教授系河海大學系統工程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區域和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