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多年的甘肅華能甘谷、連城兩家火電廠近日正式按下“重啟鍵”。3月11日,甘谷發電公司和連城發電公司同時舉行復工復產啟動儀式。從2017年至今,兩家電廠的破產關停、易主重啟,正是煤電由“電量型”電源向“電力型”電源轉型的縮影,也見證了政策的不斷調整與修正。2022年煤電保供繼續承壓,以甘谷、連城電廠為代表的煤電,如何謀得一席之地?
煤電仍是主力電源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陳宗法指出,2016年以來,煤電經營形勢嚴峻,整體業績低迷,呈現行業性困難。“具體表現為成本高企、業績下滑、虧損面大,一些企業資不抵債,依靠擔保、委托貸款維持生存,有的甚至關停、破產,投資收益率在所有電源項目中連續數年墊底,被銀行、國資委列為高風險資產‘僵尸’企業。”
甘谷、連城電廠就是其中典型。曾就職連城電廠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截至2018年底,甘肅省內19家煤電企業累計虧損額高達176億元,其中有8家累計虧損額超過10億元。“甘谷電場于2017年停產、2019年整體資產轉讓;連城電廠連續虧損3年,于2018年開始停機,2019年底資產負債率高達355.59%,資金鏈斷裂嚴重資不抵債,2020年啟動破產程序。”
頑疾需猛藥。2019年底,國資委發文大力推動煤電資產整合,首批選取甘、陜、寧、青、新等五省區作為試點。2020年國資委再發《關于印發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第一批試點首批劃轉企業名單的通知》,其中,甘肅包括連城電廠在內的共14家燃煤電廠,裝機容量共1261.5萬千瓦,全部劃入華能集團。
“在煤價居高不下和利用小時數低迷的情況下,煤電電價只許降不許升,成本疏導不出去,甘肅多家火電廠經營日漸艱難。”上述知情人士說,直至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文明確“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上下浮動幅度均不超過20%”,煤電才得以市場化聯動,燃煤電廠經營窘境才有所緩解。
“兩家電廠的重啟再次證明,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無論托底保供,還是護航新能源都不可或缺。”上述知情人士說。
扭虧尚需時日
據華能甘肅公司消息,作為連城地區電網唯一的電源支撐點,連城電廠復工復產后,將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穩定電網安全運行、優化區域電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甘谷電廠復產準備工作將持續6個月,計劃投資超4億元,在此期間將先后完成檢修、環保改造及機組靈活性改造等主要工作,以適應火電機組并網運行要求。機組并網后,將增加電網調峰能力66萬千瓦,提升約40萬千瓦新能源消納空間。”上述知情人士說。
國家發改委分別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和《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對電煤市場化聯動、劃定煤炭合理區間作出明確表態。兩個“及時雨”文件管控煤價與疏導電價并舉,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煤電上下游協調發展,疊加西北區域煤電整合,甘谷、連城電廠的“生存土壤”發生了顯著變化,那么投產后兩家電廠經營狀況如何?
“扭虧任務艱巨,盈利尚需時日,仍需政策護航。”上述知情人士指出,2022年,煤電仍然面臨煤價高位運行、保供壓力大、安全隱患增加、改造任務艱巨等問題。“現在電量電價能疏導一部分,但煤電定位轉變后,發電量不再是主要收益,而是主要靠輔助服務、容量備用等回收成本,目前這部分價格機制還沒理順。”
陳宗法指出,煤電定位改變,配套政策仍滯后。近年來,我國煤電定位已悄然發生改變,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但因上下游體制機制沒有徹底理順,煤電矛盾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治理。“例如煤電價格傳導機制不暢、發售電價格形成機制仍不完善;電能量市場現貨交易與中長期交易價格長期偏低;容量市場、兩部制電價缺位,缺乏固定成本回收機制;煤電關停退出政策不完善,‘關而不拆’機組轉為應急備用后,人員分流安置還有不少困難。”
確保燃料供應是首要
如何保障煤電的合理收益以助力能源轉型?
“穩中求進推進能源轉型要先保障燃料供應。”談及這一問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葉春指出,從多國能源轉型的經驗和教訓看,不同地區缺電都存在電煤總量不足與結構性矛盾并存的情況,這與煤炭退出節奏、國家產業結構升級、資源配置差異有關,加上地方對中央政策的理解與落實存在偏差,導致煤炭供應緊張。
葉春進一步指出,未來,我國經濟還將保持快速增長,能源電力需求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必須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科學應對季節性、極端天氣帶來的復雜局面,保障電力燃料穩定供應,充分發揮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兜底保供和調峰調頻作用。
陳宗法建議,為體現公平對等原則,消除煤電歷史虧損,應對不確定因素影響,穩固煤電企業收益,建議國家在適當時機,提高平均燃煤基準電價至0.45元/千瓦時,并與新能源定價機制“解耦”,原有電價上下浮動20%的比例仍不變,實現“基準對基準,區間對區間”,以充分發揮煤電兜底保供、系統調節、安全備用的作用。
陳宗法同時建議制定煤電中長期規劃,“政策制定不能‘政出多門、各管一攤’‘管安全、管發展,不管經營、不管盈虧’,既要從‘風光水火儲’‘源網荷儲用’一體化出發,也要從煤電上下游產業鏈出發,更要從‘煤電油氣運’‘能源產供儲銷’出發進行前瞻性謀劃和整體布局,防止畸輕畸重、巨盈巨虧、缺煤限電、臨時應急、行政施壓現象的發生,實現‘保障用能、能源轉型、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