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重點煤炭生產企業座談會,就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聽取意見建議。與會企業提出,建立長效機制,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對于促進煤、電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十分有必要。經歷了近期煤炭價格非正常上漲,目前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正當其時,各方面對煤炭價格合理區間具體水平也形成共識,希望相關政策盡快出臺。
9-10月,市場煤價格暴漲,一度達到2000元/噸左右的歷史高位。綜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煤炭市場調控,對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起到重要作用,煤價現已逐步回落。如何防止價格再現大起大落?“區間調控”的長效機制正在建立。
政府出手干預不是讓
煤價退回非市場化運行
煤價猛上漲,政府能不能出手?“實踐表明,在市場失靈、煤炭價格出現不正常上漲的情況下,國家采取綜合措施,加強調控監管,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的充分體現。”在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煤電企業座談會上,與會企業給出答案。
《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今年采暖季前,國家發改委便注意到煤價漲幅脫離供求基本面,且仍有進一步非理性上漲的趨勢。彼時,國家發改委已表示,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價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看來,這些措施必要且合理。“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的比重仍接近60%,這樣的主體能源價格若是持續走高,將給產業鏈帶來一系列負擔。政府出手干預不等于限價,更不是讓煤價退回非市場化運行,而是通過合理引導,避免煤價大起大落,進而影響國計民生。”
“7月份后,電煤價格快速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歷史高位,價格嚴重脫離市場供需基本面,市場機制失靈,給電力企業生產帶來壓力,更嚴重影響了電力供應安全。”中電聯燃料分會副秘書長葉春認為,煤炭尤其電煤價格在合理區間,是穩定市場預期、穩定市場有序運行的基本要求。完善電煤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對正在進行的2022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以及未來煤炭市場長期穩定運行明確了方向。
考慮生產成本、合理利潤、
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
合理區間怎么設定?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正在密集展開相關工作,先后研究如何界定煤炭企業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對12家煤炭價格指數編制發布主體啟動價格指數行為評估和合規性審查,邀請經濟、法律專家共同進行研究,建立健全煤炭生產流通成本調查制度等。綜合采取市場化、法治化措施,引導煤價回歸合理區間并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運行,一旦超出,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調控。
“目前,煤炭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能源品種之一。從歷史數據看,煤價在大趨勢上維持穩定,短周期內會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煤炭現貨價格主要取決于供給,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一定要謹慎。”林伯強表示,不同礦井的生產成本受到資源稟賦、開采難度、技術水平等自身因素影響,安全環保投入、運輸條件等情況也不一樣。加上電價正在改革,合理區間的設定依據必須全方位考量。
葉春也稱,提出煤炭價格合理區間,應充分考慮煤炭、電力等行業的生產成本、合理利潤、社會承受能力等多因素,并考慮下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調整機制。“長期看,在穩定中長期合同煤炭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電煤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才能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煤電機組的具體情況不同,從大數上看,燃料成本占比約在70%。“煤炭與煤電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應該在市場競爭中自發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穩定合作關系。煤、電的產業鏈條相對單一,電價結合煤炭生產、運輸等成本可以進行倒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聯動,根據區域性、季節性等條件變化浮動。”
鼓勵煤、電企業在合理區間內
開展中長期交易
那么,什么區間才算合理?上述專家表示,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牽頭發布了一份《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劃定綠色(價格正常)、藍色(價格輕度上漲或下跌)、紅色(價格異常上漲或下跌)三個區域。以重點煤電煤鋼企業中長期基準合同價為基礎,價格上下波動幅度在12%以上為紅色區域,啟動平抑煤價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目前,煤、電行業情況均已發生變化,區間也應相應調整。”
據海通證券測算,以地處廣州的電廠和大同的煤企為例,廣州煤電盈利處于良好水平,若其銷售利潤率在7%左右,全行業接近半數企業可盈利,對應港口煤價640元/噸左右,大同煤企銷售利潤率15.9%。因后者在煤炭行業處于中等水平,在此利潤率水平下,80%以上煤企可以盈利。廣州煤電利潤在13%左右,電力行業80%以上企業盈利,大同煤企銷售利潤率約6.4%,對應50%左右煤企盈利。若要讓煤、電行業接近一半企業都實現盈利,煤價區間在590-640元/噸左右。
葉春還提出,研究鼓勵煤炭企業與燃煤發電企業在合理區間內開展中長期交易,鼓勵燃煤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在中長期交易合同中明確煤炭、電力價格掛鉤聯動機制。“進一步理順煤炭、電力價格關系,破解多年來煤炭電力價格形成機制不匹配帶來的政策梗阻。一方面,可將燃料采購成本的波動有效向外傳導,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建立價格對成本、供需的反應和傳導機制,有效平衡電力供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
9-10月,市場煤價格暴漲,一度達到2000元/噸左右的歷史高位。綜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煤炭市場調控,對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起到重要作用,煤價現已逐步回落。如何防止價格再現大起大落?“區間調控”的長效機制正在建立。
政府出手干預不是讓
煤價退回非市場化運行
煤價猛上漲,政府能不能出手?“實踐表明,在市場失靈、煤炭價格出現不正常上漲的情況下,國家采取綜合措施,加強調控監管,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的充分體現。”在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煤電企業座談會上,與會企業給出答案。
《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今年采暖季前,國家發改委便注意到煤價漲幅脫離供求基本面,且仍有進一步非理性上漲的趨勢。彼時,國家發改委已表示,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價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看來,這些措施必要且合理。“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的比重仍接近60%,這樣的主體能源價格若是持續走高,將給產業鏈帶來一系列負擔。政府出手干預不等于限價,更不是讓煤價退回非市場化運行,而是通過合理引導,避免煤價大起大落,進而影響國計民生。”
“7月份后,電煤價格快速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歷史高位,價格嚴重脫離市場供需基本面,市場機制失靈,給電力企業生產帶來壓力,更嚴重影響了電力供應安全。”中電聯燃料分會副秘書長葉春認為,煤炭尤其電煤價格在合理區間,是穩定市場預期、穩定市場有序運行的基本要求。完善電煤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對正在進行的2022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以及未來煤炭市場長期穩定運行明確了方向。
考慮生產成本、合理利潤、
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
合理區間怎么設定?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正在密集展開相關工作,先后研究如何界定煤炭企業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對12家煤炭價格指數編制發布主體啟動價格指數行為評估和合規性審查,邀請經濟、法律專家共同進行研究,建立健全煤炭生產流通成本調查制度等。綜合采取市場化、法治化措施,引導煤價回歸合理區間并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運行,一旦超出,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調控。
“目前,煤炭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能源品種之一。從歷史數據看,煤價在大趨勢上維持穩定,短周期內會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煤炭現貨價格主要取決于供給,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一定要謹慎。”林伯強表示,不同礦井的生產成本受到資源稟賦、開采難度、技術水平等自身因素影響,安全環保投入、運輸條件等情況也不一樣。加上電價正在改革,合理區間的設定依據必須全方位考量。
葉春也稱,提出煤炭價格合理區間,應充分考慮煤炭、電力等行業的生產成本、合理利潤、社會承受能力等多因素,并考慮下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調整機制。“長期看,在穩定中長期合同煤炭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電煤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才能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煤電機組的具體情況不同,從大數上看,燃料成本占比約在70%。“煤炭與煤電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應該在市場競爭中自發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穩定合作關系。煤、電的產業鏈條相對單一,電價結合煤炭生產、運輸等成本可以進行倒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聯動,根據區域性、季節性等條件變化浮動。”
鼓勵煤、電企業在合理區間內
開展中長期交易
那么,什么區間才算合理?上述專家表示,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牽頭發布了一份《關于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劃定綠色(價格正常)、藍色(價格輕度上漲或下跌)、紅色(價格異常上漲或下跌)三個區域。以重點煤電煤鋼企業中長期基準合同價為基礎,價格上下波動幅度在12%以上為紅色區域,啟動平抑煤價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目前,煤、電行業情況均已發生變化,區間也應相應調整。”
據海通證券測算,以地處廣州的電廠和大同的煤企為例,廣州煤電盈利處于良好水平,若其銷售利潤率在7%左右,全行業接近半數企業可盈利,對應港口煤價640元/噸左右,大同煤企銷售利潤率15.9%。因后者在煤炭行業處于中等水平,在此利潤率水平下,80%以上煤企可以盈利。廣州煤電利潤在13%左右,電力行業80%以上企業盈利,大同煤企銷售利潤率約6.4%,對應50%左右煤企盈利。若要讓煤、電行業接近一半企業都實現盈利,煤價區間在590-640元/噸左右。
葉春還提出,研究鼓勵煤炭企業與燃煤發電企業在合理區間內開展中長期交易,鼓勵燃煤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在中長期交易合同中明確煤炭、電力價格掛鉤聯動機制。“進一步理順煤炭、電力價格關系,破解多年來煤炭電力價格形成機制不匹配帶來的政策梗阻。一方面,可將燃料采購成本的波動有效向外傳導,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建立價格對成本、供需的反應和傳導機制,有效平衡電力供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