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成立最早的煤礦安全專業研究機構,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所屬沈陽研究院是我國第一部《煤礦安全規程》的主要編制單位,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煤與瓦斯突出防治細則》,首次提出“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培養出中國工程院第一位礦山安全領域院士戚穎敏及我國第一代煤礦安全專家,為推動國家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和行業進步作出了開創性歷史貢獻。
一段時期,沈陽研究院也曾一度陷入發展的困境。在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煤炭科工黨委敢擔當、勇突破,于2018年10月對沈陽研究院管理團隊進行了重構性調整。新管理團隊對積累的矛盾不回避,對遺留的問題不放過,認真研判分析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實施“創新驅動、聚焦主業”兩大戰略。
如今,鳳凰涅槃后的沈陽研究院連續兩年被中國煤炭科工授予“優秀進步企業”,實現了“三年邁上新臺階”的階段性戰略目標,持續推進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
改革攻堅 精準發力
3年來,沈陽研究院研究審議60多項重大改革議題,安排部署100多項改革任務和重要舉措,不斷向改革“深處”沖鋒。
在加強頂層設計方面,沈陽研究院注重戰略規劃的導向作用,厘清專業邊界,劃清產業體系,構建“成本中心”與“利潤中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完善薪酬分配機制,對10多年沒有變動的職工崗位工資進行“有升有降”調整;企業“1+N”改革基礎框架搭建基本完成。
在優化管控模式上,堅持黨委研究前置,董事會規范高效運行,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個環節,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完成管理體系“三定”改革,職能部門從17個縮減至12個,縮減29%;管理干部從22人縮減至20人;管理崗位從113個縮減至77個,減幅32%;同時,有序啟動三項制度改革,已完成14項制度建設指標,建立經理層KPI考核機制。
在提升治理能力上,沈陽研究院按照中國煤炭科工對標提升行動的要求部署,確定32項對標內容,制定104項對標具體措施,制定《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壓茬推進,建設主數據管理平臺(MDM),上線項目管理平臺(PMS),升級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通過強化財務對標管理,成本費用率下降了2.56%。被中國煤科評為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先進單位”和管理提升“標桿企業”。
輕裝上陣 央企擔當
歷史遺留問題是國企改革一塊難啃的骨頭。3年來,沈陽研究院積極推進瘦身健體、企業壓減、“兩非”剝離等專項工作,職工住宅“三供一業”順利移交;完成660人離退休社會化管理;解除大集體勞動合同57人;沈陽科工房地產完成資產處置并銷戶,撫順科工房地產完成退地;帶息負債較2018年底降低75.48%;資產負債率由80.51%降至58.85%,資產質量得到大幅優化。
同時,加大陳欠款清收,提高經營質量。通過核銷、委托保理、訴訟追繳等方式,壓降應收賬款總體規模,總體壓降15.92%,資產負債率由82%下降至61%,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由117%下降至73%,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經營風險。
卸掉歷史包袱的沈陽研究院,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充分彰顯央企擔當。
沈陽研究院將“推進撫順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列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議題”,助推撫順西露天礦生態修復和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扎實開展,發揮區位優勢,以在研綜合治理項目為契機,為資源枯竭性城市轉型發展和撫順西露天礦生態構建貢獻科技支撐力量。
沈陽研究院還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牽頭編制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煤礦火災防治規范性文件《煤礦防滅火細則》,已于今年10月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煤礦防滅火細則》深刻總結剖析近年來煤礦防滅火工作經驗和煤礦重大火災事故教訓,強化早期監測預警和措施優化改進,實現煤礦火災防治由被動治理向主動預防轉變,對于保障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具有深遠的意義。
創新驅動 聚焦主業
在“十四五”規劃中,沈陽研究院聚焦公共安全事業,將保障礦山安全生產與災害治理這一重大命題作為企業主責主業。沈陽研究院錨定了“安全技術、安全工程、安全裝備、行業服務”四大業務領域,“瓦斯防治、通風防滅火、露天開采、救援防護、沖擊地壓、熱害防治”六大主導專業,“通風防滅火、鉆探抽采、智能控制、救援防護、節能環保”五大技術裝備體系的發展戰略布局。
與之相伴的,是沈陽研究院不斷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沈陽研究院構建了三級研發體系,建立了三級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隊伍,聚焦主業,優化整合煤礦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資源,新建了礦山事故與職業病危害分析鑒定及礦用新裝備新材料安全準入驗證等4個實驗室,累計投入經費2.69億元。
3年來,沈陽研究院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和行業級以上標準共129項,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38項;獲得科技獎勵74項;連續兩屆榮獲中央企業熠星大賽一等獎,為企業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基礎保障。2020年科技投入16770萬元,同比增長52%;技術投入比率27%,同比增長32%。
目前,沈陽研究院正全力推進瓦斯防治、防滅火、應急救援、露天開采安全等傳統產業智能化系統建設研發。
數據顯示,和3年前同期相比,沈陽研究院營業收入增長了34%,職工收入人均增長了66%。如今,沈陽研究院銀行貸款全部清還,徹底擺脫了企業發展困境,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一段時期,沈陽研究院也曾一度陷入發展的困境。在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煤炭科工黨委敢擔當、勇突破,于2018年10月對沈陽研究院管理團隊進行了重構性調整。新管理團隊對積累的矛盾不回避,對遺留的問題不放過,認真研判分析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實施“創新驅動、聚焦主業”兩大戰略。
如今,鳳凰涅槃后的沈陽研究院連續兩年被中國煤炭科工授予“優秀進步企業”,實現了“三年邁上新臺階”的階段性戰略目標,持續推進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
改革攻堅 精準發力
3年來,沈陽研究院研究審議60多項重大改革議題,安排部署100多項改革任務和重要舉措,不斷向改革“深處”沖鋒。
在加強頂層設計方面,沈陽研究院注重戰略規劃的導向作用,厘清專業邊界,劃清產業體系,構建“成本中心”與“利潤中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完善薪酬分配機制,對10多年沒有變動的職工崗位工資進行“有升有降”調整;企業“1+N”改革基礎框架搭建基本完成。
在優化管控模式上,堅持黨委研究前置,董事會規范高效運行,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個環節,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完成管理體系“三定”改革,職能部門從17個縮減至12個,縮減29%;管理干部從22人縮減至20人;管理崗位從113個縮減至77個,減幅32%;同時,有序啟動三項制度改革,已完成14項制度建設指標,建立經理層KPI考核機制。
在提升治理能力上,沈陽研究院按照中國煤炭科工對標提升行動的要求部署,確定32項對標內容,制定104項對標具體措施,制定《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壓茬推進,建設主數據管理平臺(MDM),上線項目管理平臺(PMS),升級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通過強化財務對標管理,成本費用率下降了2.56%。被中國煤科評為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先進單位”和管理提升“標桿企業”。
輕裝上陣 央企擔當
歷史遺留問題是國企改革一塊難啃的骨頭。3年來,沈陽研究院積極推進瘦身健體、企業壓減、“兩非”剝離等專項工作,職工住宅“三供一業”順利移交;完成660人離退休社會化管理;解除大集體勞動合同57人;沈陽科工房地產完成資產處置并銷戶,撫順科工房地產完成退地;帶息負債較2018年底降低75.48%;資產負債率由80.51%降至58.85%,資產質量得到大幅優化。
同時,加大陳欠款清收,提高經營質量。通過核銷、委托保理、訴訟追繳等方式,壓降應收賬款總體規模,總體壓降15.92%,資產負債率由82%下降至61%,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由117%下降至73%,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經營風險。
卸掉歷史包袱的沈陽研究院,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充分彰顯央企擔當。
沈陽研究院將“推進撫順西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列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議題”,助推撫順西露天礦生態修復和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扎實開展,發揮區位優勢,以在研綜合治理項目為契機,為資源枯竭性城市轉型發展和撫順西露天礦生態構建貢獻科技支撐力量。
沈陽研究院還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牽頭編制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煤礦火災防治規范性文件《煤礦防滅火細則》,已于今年10月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煤礦防滅火細則》深刻總結剖析近年來煤礦防滅火工作經驗和煤礦重大火災事故教訓,強化早期監測預警和措施優化改進,實現煤礦火災防治由被動治理向主動預防轉變,對于保障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具有深遠的意義。
創新驅動 聚焦主業
在“十四五”規劃中,沈陽研究院聚焦公共安全事業,將保障礦山安全生產與災害治理這一重大命題作為企業主責主業。沈陽研究院錨定了“安全技術、安全工程、安全裝備、行業服務”四大業務領域,“瓦斯防治、通風防滅火、露天開采、救援防護、沖擊地壓、熱害防治”六大主導專業,“通風防滅火、鉆探抽采、智能控制、救援防護、節能環保”五大技術裝備體系的發展戰略布局。
與之相伴的,是沈陽研究院不斷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沈陽研究院構建了三級研發體系,建立了三級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隊伍,聚焦主業,優化整合煤礦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資源,新建了礦山事故與職業病危害分析鑒定及礦用新裝備新材料安全準入驗證等4個實驗室,累計投入經費2.69億元。
3年來,沈陽研究院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和行業級以上標準共129項,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38項;獲得科技獎勵74項;連續兩屆榮獲中央企業熠星大賽一等獎,為企業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基礎保障。2020年科技投入16770萬元,同比增長52%;技術投入比率27%,同比增長32%。
目前,沈陽研究院正全力推進瓦斯防治、防滅火、應急救援、露天開采安全等傳統產業智能化系統建設研發。
數據顯示,和3年前同期相比,沈陽研究院營業收入增長了34%,職工收入人均增長了66%。如今,沈陽研究院銀行貸款全部清還,徹底擺脫了企業發展困境,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