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公平公開”碳排放權市場 激勵企業轉型成本最小減排

2018-01-17 13:52  瀏覽:  

國家發改委19日宣布,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都關注的話題,碳排放交易也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面對2030年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標,中國要建一個什么樣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這對國家、行業、企業和老百姓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碳市場將如何設置?

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首批納入企業1700余家

與其他市場體系相比,碳排放交易體系有點特殊。

“碳市場本質上是一個政策性市場。”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李高在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一交易體系既有很強的政策性,政府強制性設定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覆蓋范圍、排放總量、各企業的排放限額;同時,這一體系又要堅持市場化導向,納入交易體系的企業,碳減排成本高低不同,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可以將剩余的碳排放配額賣給超配額排放的企業獲取收益,通過這樣的市場化方式,激勵企業改進生產、轉型升級,實現成本最小化的減排。

在此次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之前,中國的碳市場工作早在2011年就已經起步。2011年,我國確定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7省市作為試點開展碳交易工作。2013年,深圳率先啟動實際交易,拉開了中國碳市場的帷幕,各試點省市隨后也逐步啟動運行。目前已納入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2017年11月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6億元人民幣。

試點情況良好,是否適宜一下就推廣到全國?

此次《方案》明確,按照“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發電行業(含熱電聯產)率先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之后再逐步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范圍,增加交易品種。以發電行業為碳市場建設突破口,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原因有四:一是發電行業數據基礎較好、產品單一,排放數據計量設施完備,數據管理規范且易于核實,配額分配簡便易行;二是行業排放量較大,按照初期納入門檻——年度排放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重點排放單位,首批納入企業1700余家,排放量將超過30億噸,具有較強示范意義;三是管理制度相對健全,行業以大型企業為主,易于管理;四是從國際經驗看,火電行業都是各國碳市場優先選擇納入的行業。

建設全國性的碳市場,要做的準備工作很龐雜,明確行業范圍后,最緊要的是搭好制度框架。《方案》明確,我國碳市場將由3個主要制度以及4個支撐系統構成運行骨架。3個主要制度為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制度,重點排放單位的配額管理制度,市場交易相關制度;4個支撐系統為碳排放數據報送系統、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和碳排放權交易結算系統。

《方案》也給出了穩步推進碳市場建設的時間表,共分三步走:基礎建設期——用一年左右時間,完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報送系統、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開展碳市場管理制度建設;模擬運行期——用一年左右時間,開展發電行業配額模擬交易,全面檢驗市場各要素環節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強化市場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深化完善期——在發電行業交易主體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在發電行業碳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李高說,中國要建立一個“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服務,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堅持協調協同、廣泛參與,堅持統一標準、公平公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碳市場將產生啥影響?

企業、行業綠色轉型的制度機遇,每個人都將是直接受益者

華新水泥是2014年第一批被湖北省納入碳排放管理的企業,第一年履約,就花費了3000多萬元購買碳配額。“當年我們獲得了2046萬噸的配額,但在年度履約期結算時卻發現實際排放配額超出了115.34萬噸,購買配額的花費相當于我們企業在華中地區一年的純收入,損失慘重。”華新水泥氣候保護部部長李英介紹。這筆費用花得可謂教訓深刻,華新水泥從第二年開始在節能減排方面下足了功夫,專門成立氣候保護部,通過自主研發技術把生活垃圾、工廠廢棄物加工成為一種綠色環保的垃圾衍生燃料以替代傳統的煤炭。一年時間,華新水泥不但不再需要購買排放配額,反而通過出售盈余的42.38萬噸碳排放額度實現凈收益900多萬元。這樣的企業還有不少,試點3年來,湖北全省納入碳市場的控排企業,已通過節能降碳實現碳市場收益3億元。

全國碳市場啟動建設,被納入其中的企業是最直接受影響者。對企業來說,這是增加了負擔,還是節能減排、增強競爭力的制度機遇?“更多意味著機遇,激勵企業一方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通過科技創新降低排放強度,另一方面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華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履約4年,企業從零開始,探索建立了碳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組建碳交易團隊,優化交易策略,逐步提高了履約交易效率,降低了履約成本,4年履約率達100%。

蔣兆理表示,根據目前的碳排放配額“免費分配且與企業實際產出量掛鉤”的制度安排測算,真正需要購買較多配額的僅僅是行業中部分能效水平低的企業。“根據當前的試算結果,80%的企業獲得的配額與其排放量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可通過強化節能管理等手段自我消化,而10%處于行業先進水平的企業會產生配額盈余,相當于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蔣兆理強調,部分企業的成本壓力也不會傳導蔓延至整個行業和下游行業,因為單個企業或將產生配額盈余或缺口,會在行業整體實現內部基本平衡。

不僅對具體企業,對行業整體來說,碳市場建設也是一個綠色轉型的大好機遇。蔣兆理認為,碳市場將對能效水平低的企業產生抑制性影響,對能效水平高的企業擴大產能產生積極促進作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也表示,碳市場能夠通過碳約束倒逼電力優化結構,使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更有經濟上的競爭性,加快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替代高碳能源發電量,同時通過碳市場的不斷完善、擴大,提升散煤轉化為電煤的比重,推動實現集中利用、集中治理。“企業和行業都要積極主動參與碳交易,在碳約束條件下贏取先機。”王志軒說。

而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碳市場建設將助攻“藍天保衛戰”,每個人都將成為直接受益者。“碳排放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這與大氣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同根同源。在碳市場機制作用下,企業通過優化能源結構、采用節能低碳和新能源技術、開展精細化管理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同時,也必將從源頭上有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蔣兆理介紹。據估算,每減少一噸二氧化碳排放,將相應減少約3.2公斤二氧化硫和2.8公斤氮氧化物排放。

碳交易還為精準扶貧開辟了新思路。目前我國已有一大批貧困地區的農林自愿減排項目得以開發,并通過碳市場交易獲益。2015年至2017年,湖北省貧困地區的農林類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已累計成交71萬噸,為農民增收1016萬元。

碳市場建設難在哪兒?

交易體系設計復雜,市場要實現活躍有序,期待更多中國智慧

從2011年確立試點省市到兩年后的2013年試點省市才開始啟動碳交易,從2017年12月19日全國碳市場啟動建設到電力行業真正開始現貨交易也需要兩年左右時間,要逐步擴大碳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和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更是任重道遠。

碳交易市場建設,為啥這么難?“碳市場建設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現成經驗可循。”蔣兆理表示,各省市試點過程中,既發現了問題,也在尋求解決之道。

難在頂層設計復雜性。要建立全國碳市場,除了考慮覆蓋范圍,還要精準設計交易體系在未來目標年份的碳排放總量和配額分配方式。比如總量設定就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工作。

清華大學教授張希良表示,總量設定不僅要考慮碳市場覆蓋范圍的特征,也需要把握不同年份國家碳減排目標和對碳排放交易體系貢獻的期望值,還需要對未來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長率和交易體系覆蓋行業的成長情況進行一定預判。另一方面,產業和企業的承受力和競爭力也要納入考量中來。從碳市場建設的國際經驗和國內7個省市的試點實踐看,總量設定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應遵循“適度從緊”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確保國家碳市場發揮作用。

難在激發市場活躍性。北京市是7個試點省市中交易主體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的一個,履約主體已有近千家。但北京環境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交易規模和活躍程度在不斷拉升,但此前試點市場規模有限,無法形成足夠的交易規模,不利于市場化碳定價機制的充分形成,而且碳交易只能實行T+5的現貨交易方式,同時缺少碳期貨等金融化交易產品與風險管理手段。此外企業參與交易主要是為了履約,這些都導致了交易活躍程度不高,反過來也會影響到交易規模。

難在發揮監管有效性。企業上報的碳排放數據是否準確,配額分配是否公平公正,不履約企業如何處罰,怎么建立市場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這些監管問題都需要中央和地方、各部門各機構的協同管理。《方案》已經明確全國統一市場和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配額分配方案、核查技術規范并監督執行;省級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監管本轄區內的數據核查、配額分配、重點排放單位履約,監督重點排放單位清繳,并對逾期或不足額清繳的重點排放單位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國家發改委還將推進碳排放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逾期或不足額清繳的重點排放單位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并將相關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施聯合懲戒。

“碳市場的復雜性、影響廣泛性以及與各種政策間的高度關聯性,要求我們必須打好基礎、協調關系、穩步推進。”王志軒說。隨著全國碳市場建設邁開腳步,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碳市場,未來有更多困難挑戰等著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去攻克。

部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情況

北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北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于2013年11月開市,目前納入945家重點排放單位。在此前的七個試點省市中,北京的交易主體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為加大溫室氣體減排控制力度,2016年,北京將控排企業的覆蓋范圍進行了調整,從行政區域內直接與間接排放1萬噸(含)以上的單位擴大至直接與間接排放總量5000噸(含)以上的重點排放單位,履約主體由原有543家躍升至945家。北京市碳市場參與主體類型多樣、市場開放度大,是首個實現跨區域交易的試點省份。

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于2013年11月正式啟動,連續四年實現100%履約。目前已納入了鋼鐵、電力、化工、建材、紡織、航空、水運、商業賓館等27個工業和非工業行業的310家重點排放企業參與試點。截至目前,上海碳交易市場累計成交總量8741萬噸,累計成交金額逾9億元,共有6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與。上海碳交易試點具有“制度明晰、市場規范、管理有序、減排有效”的特點。試點企業實際碳排放總量相比2013年啟動時減少約7%。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于2014年4月開市,至今納入控排企業共236家。據統計,通過三年多的試點,企業在節能減排上的投入同比增加了38%,排放總量共減少了2691萬噸。60%的企業實現絕對量減排,19%的企業實現了強度減排,控排企業占全省碳排放比重由47%下降到43%。納入交易的企業主體是湖北省行政區域內年綜合能源消費量6萬噸標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試點盡管納入門檻較高,企業數量較少,但覆蓋的碳排放比重較大,且注重配額分配靈活可控,初始配額分配整體偏緊,采用“一年一分配,一年一清算”制度,對未經交易的配額采取收回注銷的方式。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MySQL Query : SELECT * FROM `nyj_net`.`bt_cpu_news` WHERE id= LIMIT 1
MySQL Error :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ySQL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LIMIT 1' at line 1
MySQL Errno : 1064
Message :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ySQL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LIMIT 1' at line 1
Need Hel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崇阳县| 金塔县| 故城县| 道孚县| 抚远县| 黔江区| 城固县| 兰西县| 易门县| 陕西省| 中卫市| 和林格尔县| 麻江县| 乐业县| 阳春市| 金溪县| 望奎县| 府谷县| 迁西县| 东丽区| 中西区| 张北县| 南丹县| 青浦区| 会泽县| 扬州市| 鹤壁市| 威远县| 手游| 兴安县| 哈巴河县| 黄山市| 饶河县| 大名县| 彰化县| 无为县| 营山县| 四子王旗| 南川市|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