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華北油田在內蒙古河套盆地探井再獲173米油氣,有望落實億噸級資源規模,實現臨河坳陷新區帶突破,為巴彥百萬噸油田建設奠定了資源基礎。
巴彥河套探區是中石油集團公司首批礦權流轉區塊,2018年華北油田在臨河坳陷吉蘭泰構造帶首次獲得突破,發現了吉蘭泰油田。2020年,河套盆地臨河坳陷興隆構造帶臨華1X井、興華1井分獲305立方米和274立方米高產油流,一舉突破河套盆地北部的工業油流關和高產油流關,開辟了河套盆地規模增儲新戰場。“河套盆地臨河坳陷北部油氣勘探重要發現”獲集團公司年度油氣勘探重大發現一等獎。
值得關注的是,“興華1井”這口高產油流探井,是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下稱“工程技術公司”)勘探開發隊伍協助中石油華北油田巴彥勘探開發分公司在內蒙巴彥河套盆地部署的一口風險探井。
工程技術公司作為中石油、中海油兩家公司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探路者,雙方首度“聯姻”便取得巨大成果。同時,此舉對踐行中國海油集團公司“1534”發展思路,助力中國海油由海上向陸地跨越有重要意義。
中海油向陸地跨越的關鍵機遇
內蒙巴彥河套盆地,40年來先后部署了5000km二維地震、500km?三維地震和多口探井,但該盆地構造背景復雜,油氣聚集方向不明,油氣成藏規律復雜,難獲商業突破,被稱為“勘探禁區”。
2019年6月,中石油在巴彥地區開放市場,不設壁壘,引進國內優勢技術,通過實施油田會戰策略實現快速增儲上產。工程技術公司意識到這是中國海油從海上向陸地跨越的的關鍵機遇,隨即迎難而上首次與華北油田展開合作,就河套盆地臨河坳陷風險探井部署達成合作協議。至此,海上勘探隊伍首次亮劍內蒙腹地,在茫茫戈壁灘里探尋油氣蹤跡。
2019年7月,中海油方面技術人員入駐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吉蘭泰油田駐場辦公,面臨勘探資料匱乏、勘探面積廣泛和勘探時間緊湊的難題,以及不時便有極端天氣的干擾,困難接踵而至。中海油旗下的工程技術公司勘探技術隊伍也是首次進軍陸地勘探,對探區的基本地質條件了解甚少,一切近乎從零開始,但是中海油的勘探技術人員沒有退縮,面對困難,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海上勘探技術經驗,加上海油勘探技術人員對油氣發現的執著精神,在秉持著海油人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堅定信念,克服種種困難,每日披星戴月步行幾公里到達油田基地,僅用二十幾天便完成5000多公里二維測線、5個層位的精細構造解釋。
在風險井位論證過程中,勘探研究人員意識到勘探思路必須進行創新,所以在勘探論證過程中,工程技術公司創新性的運用“四相聯合”烴源巖評價、中深層有效儲層綜合評價、成藏要素關鍵因素時空匹配評價等方法和地震相干體、可視化及古地貌恢復、約束稀疏脈沖反演和地震波形分類等技術,大膽突破原來的研究思路,創新開展沉積演化和沉積模式、油氣運移富集規律、古地貌恢復等研究,率先提出該區為快速斷陷背景下的晚期成藏、近源富集成藏模式,并指出油氣優先沿杭五大斷裂油源斷層分布聚集,明確了沿杭五斷層及其同期斷層附近尋找有利目標的思路。
面對中石油系統內頂級專家的嚴苛標準、質疑爭議和分歧,工程技術公司技術隊伍及現場作業人員百折不撓,敢打硬仗,僅用1年時間,完成探井選點和專家審查。終于,在2020年10月,工程技術公司部署探井“興華1井”鉆遇油氣顯示層近170米,單層測試日產油達274方,發現高產工業油流,獲得該風險探區油氣勘探的歷史性突破,同時也打開了華北油田增儲上產新局面,開拓了內蒙古巴彥淖爾油氣新區塊,為巴彥河套盆地增儲上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巴彥區塊估算含油氣面積約15平方公里,預計鉆井工作量300口井左右,與之配套的鉆井、完井、修井等相關業務工作量將達到數億元規模,該風險探井合作項目的重大突破,也為中石油、中海油持續擴大業務合作方向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