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已位居全球首位,大幅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
12月22日,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在京舉行了2020可信區塊鏈峰會。會上披露我國不僅已發布了33項區塊鏈團體標準,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金融區塊鏈國際標準也已在國際電信聯盟成功立項。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奚國華解釋,區塊鏈是非對稱加密算法、共識機制、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等多項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等特征。互聯網是一個不保證可信的基礎網絡設施,而區塊鏈技術有望打造一個實現彼此信任的基礎網絡設施。
奚國華表示,目前區塊鏈已成為國際競爭新熱點,我國也將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在“新基建”和“十四五”規劃等利好加持下,區塊鏈行業應用和融合創新會加速落地,助推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據奚國華介紹,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目前正組織中國信通院等單位,共同加快制定《區塊鏈總體技術要求》等十余項行業標準以及團體標準,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標準支撐。
與此同時,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金融區塊鏈國際標準——《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應用指南》,目前也已經在國際電信聯盟成功立項。這為制定區塊鏈國際標準和國際規則,貢獻了中國方案和智慧。
會上發布的《區塊鏈創新與知識產權發展白皮書(2020)》還顯示,我國已發布了33項區塊鏈團體標準,還在通信和金融領域出臺了2項行業標準。
當日發布的《區塊鏈溯源應用指南》提出,現階段從應用層面看,區塊鏈溯源是其重要應用場景,包括了產品溯源、商品防偽、政府監管和設備管理四大領域。
據透露,目前我國在農產品、食品以及其他消費品,甚至疫苗等領域仍存在一定追溯方面的挑戰,并帶來了相關安全隱患,以及追責困難等情況。
而區塊鏈可實現“一物一碼”的流轉記錄在線查詢,區塊鏈獨有的加密技術也使得相關數據難以篡改,可實現方便快捷的電子追溯。不難看出,未來區塊鏈在我國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