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電 “十四五”時期是否有新的治污科技手段?對此,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22日表示,要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科技是一個關鍵手段。對于“十四五”的環保科技工作,要突出環境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具體包括:健全環境質量改善的技術支撐體系、構建生態環境風險防控的技術支撐體系、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和監管技術支撐體系和構建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效能的能力支撐體系。
22日上午,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莊國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作出上述回應。
他同時指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科技要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包括環境管理的需求、面向基層的實際環境問題,重點部署六個方面的任務:
一是環境問題成因機理,以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等前沿基礎研究,提升科學認知。我們現在要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很重要的就是必須研究它的機理和規律。
二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提高生態修復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精準治污能力。
三是開展生態環境監管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制度的研究,提升依法治污水平。一些環境基準的研究還是一個薄弱環節,需要不斷的加強。
四是開展區域全過程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的研究。把各種技術綜合運用到一個區域中,比如水專項就在白洋淀進行了一些技術集成的示范,提升系統治理和保護水平。
五是加強創新平臺的建設和優化布局,強化人才隊伍與學科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六是大力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生態環境部建設了一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是面向全社會的,用以促進環保產業發展、提升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實際能力。
“我們將組織開展一批環保科研項目,包括支撐地方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在大氣污染治理、長江水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方面開展‘一市一策’重點幫扶工作。”莊國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