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界的初步醞釀,到今年4月的正式“官宣”,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應運而生的新基建,開足馬力駛入了快車道。
幾個數字,讓人們一睹新基建的“燃”勁:
截至今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制造、柔性定制,全國范圍內“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
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在線教育不掉線,遠程醫療更可靠,電子政務有了“智慧”大腦——大放異彩的各種“云”業態,其根源不在“云上”而在“腳下”,靠的正是各地扎實又澎湃的新基建項目。
以“鐵公基”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需要耗費大量鋼材、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而新基建更多依靠先進設備、技術和智力型勞動的投入。比如大數據中心,是大數據時代的“萬能糧倉”。一個10萬平方米的大數據中心,運用遠程智能監測,運維人員只需要二三十人。
短期而言,新基建可以拉動有效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長期來看,新基建通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培育新經濟、新產業和新業態,面向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從各地出臺的新基建規劃來看,精準的目標、務實的舉措,讓生產與生活的各方面都搭上了“新基建號”特快專列:
同一條生產線,上一個小時生產手機,下一個小時生產冰箱,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柔性定制,為傳統制造帶來無限可能。在海爾的工業互聯網體驗中心,用戶簽名、選好圖案后,經過柔性裝配、檢測打印等環節,一個帶有簽名、圖標等“私人印記”的智能插頭就能實現定制交付。流水線也能個性化,工業互聯網正在變得觸手可及。
不落下任何一個,真正增進百姓福祉,是新基建從啟動伊始就承載的愿景。5G網絡連接下,偏遠地區也能享受到一流三甲醫院的專家遠程診療與指導;來自貧困山區的農家,借助順暢的直播、通達的物流,把綠色食品賣到全國;近期刷屏的上海基層社區“智慧水表”,更是體現了物聯網與大數據對獨居老人的溫情關懷。
新基建不僅用到新技術、催生新業態,還對制度創新這一“軟基建”提出了新要求。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走老路,成為各方共識。
比如,數據流動要打破政府內部、行業之間的壁壘;新的設施設備要加大共建共享的力度;營商環境要持續改善,讓社會資本放心、大膽地投入到新基建中——如何讓新基建投資更有效率、創新更加協同,各地的治理能力正朝著新高度不斷進發。
開新局、育新機。“燃”起來的新基建,流量不會止于一時,而將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流”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