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一帶一路”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比超過化石能源。
切實行動,支持區域和全球環境保護
帶著雙筒望遠鏡和數碼相機,法比亞諾·法里亞乘上直升機。作為巴西美麗山二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線路經理,他與同事在12天時間里,總計飛行67個小時,巡檢了這條由中國國家電網修建、長達2500公里的輸電線路。
巴西北部亞馬孫流域產出的清潔水電,通過高高架起的輸電線,越過茂密的森林、廣闊的種植園和起伏的山脈,源源不斷抵達南部人口密集地區。法里亞在巡檢過程中,用相機記錄下輸電線路沿線的一幅幅壯麗圖景。
法里亞介紹,項目建設過程中,中方聘請了600多名動植物專家開展環保相關工作,盡量避免和減少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比如,鐵塔架得很高,減少了對樹木的損傷。項目建成后,土壤穩固、重新造林等環境修復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
這條同電壓等級全球最長的輸電線路投入運營一年來,滿足了約2200萬人口的用電需求,在促進巴西經濟增長和能源綠色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南非南部大卡魯高原的紅褐色丘陵上,一座座白色風機正在緩緩轉動,產出的電力,能滿足附近德阿市的需求。
2017年11月,由中國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南非公司開發的德阿風電項目正式投產發電,成為中國在非洲首個集投資、建設和運營為一體的風電項目,也是南非目前最大的風力發電項目。該項目每年可為當地供應穩定的清潔電力約7.6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1.5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1.99萬噸,滿足3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南非目前用電缺口較大,已經影響到經濟發展。”南非資深外交官格特·格勒布勒指出,南非是非洲電力大國,供應著全非洲電力的40%,但以煤為燃料的火力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90%以上。“中企承建的新能源項目正在改變南非的能源結構,同時也符合南非降低對火電依賴、開發清潔能源的國家規劃,為推動非洲的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美麗山水電站輸電項目和德阿風電項目是中國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以切實行動支持區域和全球環境保護,尤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國際社會予以高度評價。”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涂瑞和說。
推動合作,促進生產實踐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8月25日,由中國華能控股開發的歐洲最大儲能項目——英國門迪電池儲能項目開始冷態調試,標志著項目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年底有望投入商業運行。
英國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但電源輸出存在間歇性和波動性。門迪電池儲能項目建成后,將主要參與英國電力市場的調峰調頻、快速頻率響應、黑啟動、容量市場等服務,可在主電網發生事故時提供應急支撐電源,有效提升電網穩定性和安全水平。
“從具體減排目標到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乃至加速全球綠色轉型,歐中合作潛力巨大。”德國環保組織“德國觀察”國際環境政策負責人盧茨·魏舍爾認為,中國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歐中綠色合作將引領世界綠色合作與發展。事實上,中歐綠色合作項目近年來不斷落地,中國科技部與德國聯邦教研部合作開展的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研發項目,已在北京和上海設立聯合實驗室。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建立綠色發展多邊合作機制;完善技術支撐,防范生態環境風險;推動環境信息共享,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強化生態環保服務和決策支持……
去年8月,中國與南非合作成立中南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格勒布勒表示,在清潔能源領域展開合作,有望解決當前困擾兩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問題和挑戰,中國的支持為南非節能減排事業提供了很大幫助。
“通過倡導綠色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促進了當地生產實踐的可持續發展。”巴西里約聯邦大學全球變化國際虛擬研究所負責人馬科斯·弗雷塔斯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積極倡導綠色生態理念,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已成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路徑,獲得廣泛支持。
做出表率,引領全球綠色金融和綠色投資
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的支持下,馬爾代夫在大馬累首都地區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區域固體廢物處理系統。過去30年來,大馬累地區產生的廢物一直傾倒在蒂拉福什島。“大馬累廢物轉化能源項目將使大馬累地區的人民受益,并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減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而產生更廣泛影響。”亞投行投資運營副總裁潘迪安說。
今年10月,中電國際、中國電力和亞投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以及中國工商銀行等正式簽署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風電項目融資協議。該項目9月實現首批風機并網發電,標志著中亞地區裝機容量最大風電項目開始輸出綠色能源,為哈薩克斯坦能源體系“去碳化”發揮重要作用。
“從生態治理、節能環保到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等,中國積極參與綠色投資和綠色金融,起到表率作用。”弗雷塔斯說。
中國與歐盟等共同發起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積極利用“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合作,中歐、中英、中法高級別財金對話等多邊和雙邊平臺,為推動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力量。“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釋放出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的鮮明信號。”尼泊爾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席巴特拉伊說。
去年4月,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倫敦金融城牽頭起草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簽署儀式舉行。截至今年9月,已有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37家簽署機構和12家支持機構參與其中。“綠色金融支持的復蘇將有助于金融穩定和國際合作。”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認為,綠色復蘇能確保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運行的質量,并有助于推動國際務實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
從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到發布《“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再到先后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合作,“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助力多國共同實現全球生態議程,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巴特拉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