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可以提升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隨著新能源汽車電耗指標降低,輕量化、熱管理系統等細分領域將受益。
政策大力支持
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日常充電是否便利、用電成本高低等都是考量的重點問題。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做出了明確部署。規劃指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規劃明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融合發展。一方面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技術攻關,推動小功率直流化技術應用;鼓勵地方開展V2G示范應用,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峰谷電價、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等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另一方面,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統籌新能源汽車能源利用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協同調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鼓勵“光儲充放”(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運行。
不少地方出臺舉措,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煤炭大省山西著力聚焦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實施優勢轉換戰略,把煤炭優勢轉換為電力優勢,把電力優勢轉換成電價優勢,集聚先進生產要素,助推轉型發展。
為此,山西省日前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實施方案》,堅持市場方向、政府引導、統籌有序的原則,通過創新電力交易機制,對用電電壓等級110千伏及以上的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戶,實現終端電價0.3元/千瓦時的目標。這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就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
市場前景廣闊
新能源車與電網實時互動是近年來熱門的技術方向。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電動汽車與電網之間雙向流動。大量的電動汽車可以作為電網與可再生能源之間的緩沖,起到電力動態平衡蓄水池的作用。具體看,在電力低成本、非用電高峰時段,電動汽車利用電網充電;在用電高峰時期,電動汽車可將電力返銷給電網。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近日表示,每一輛新能源汽車都是一個儲能單元。我國電網建設完善,即使在一些鄉村地區也基本實施了雙回路保障。在一些邊遠地區,分布式能源非常有用。特別是在遇到一些重大、突發自然災害時,每一輛新能源汽車都是一個應急電源。辛國斌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于發揮新能源汽車分布式儲能優勢、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和安全應急響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推動中還需要完善標準法規,加快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后續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高性能雙向充放電等技術的攻關,加快V2G接口、車網互動等標準體系的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V2G應用示范,積極推動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能源角度看,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峰谷電價、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等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二次能源將成為汽車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支撐,推動新能源車消費成本降低。“新能源車成為能源網絡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電網的峰谷差異,推動電網平穩運行。”崔東樹說。
相關領域受益
工銀國際研報指出,對于降低電力消耗,輕量化和熱管理系統是核心主題,輕量化技術和零部件將進入快速成長期。同時,熱管理系統與電動車能耗有著直接關系。與傳統燃油車明顯不同,電動車的熱管理系統對維持電池、能耗、車況的穩定具有重要作用。而電動車熱管理系統的單車價值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
《2019—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指出,新能源熱管理有望逐步重塑汽車熱管理的行業格局,為自主品牌熱管理企業帶來全新機會。伴隨新能源車產業的高速發展,相關生產企業在熱交換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將不斷提升。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汽車輕量化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汽車工業追求的可持續發展方式。在傳統燃油車輕量化技術研究與發展的基礎上,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可以提高動力性,有效緩解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并能平衡輕量化材料導致的成本上升問題,帶動輕量化的規模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持續擴大。
萬聯證券指出,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不僅僅是對動力電池技術的要求,同時要求整車的輕量化技術及材質大范圍應用,相關細分領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