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隊:或著眼于國家級重點項目迅速崛起 當前,第一梯隊只有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一家企業。中國節能是環保產業內資產、營業收入等指標排名第一的企業,但這并不是它被單獨列為第一梯隊的最重要原因。中國節能是目前唯一一家業務范圍基本覆蓋了環保產業各細分領域,并且在多個領域排名靠前的企業,這才是將其單列為第一梯隊的主要原因。中國節能前身是原國家計劃委員會節能計劃局,1988年整體轉制成立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1994年,劃歸國家計劃委員會直接管理,更名為中國節能投資公司;2003年,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劃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2010年,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與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聯合重組,成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2017年,整體改制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節能已從國家政策性節能投資公司,成長為我國環保領域規模大、專業全、業務覆蓋面廣、綜合實力強的環保產業集團,形成了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綜合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中國節能在多個細分領域名列前茅:工業節能全國第一、建筑節能全國第一、太陽能運營全國第一、風電運營全國第二、固廢處理全國第二、土壤修復全國前三、水務全國前十……出眾的實力決定了中國節能成為環保產業現階段不可撼動的“巨無霸”。作為唯一一家以生態環保為主業的央企,中國節能的發展可供公眾參考借鑒的有限。筆者重點關注了另外兩家企業,此前,這兩家企業都是環保產業的“門外漢”,目前尚處于剛起步階段,體量規模只能算在第四梯隊,但其發展勢頭迅猛,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提升行業地位,成為“領頭羊”指日可待。第一家是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疏浚),是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交建)旗下的二級企業。2017年,中交疏浚成立了中交生態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生態),作為其環保領域的投資主體平臺。自成立以來,不到三年時間,中交疏浚借助中國交建資源優勢,以中交生態為載體,聯合旗下天航局、上航局和廣航局,先后斬獲了永定河、沱江、錦江、汾河等一系列大型的流域治理項目,尤其是在京津冀晉四省市聯手推進的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上,中國交建作為引入的社會資本方共同治理和開發永定河流域的項目,一舉奠定了其在業內的“江湖地位”,被眾多媒體稱為“門口的野蠻人”。第二家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因長江大保護,三峽集團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產業新的領軍企業。2018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支持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三峽集團在長江大保護中的骨干主力作用。之后短短兩個月內,眾多企業紛至沓來,爭先恐后地與三峽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三峽集團已經初步構建了實體公司(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基金(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工程中心(長江生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聯盟(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和專項資金(長江生態環保專項資金)五位一體的發展平臺。2019年末,三峽集團在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長江潮”,先后入股或增持了雄安浦華水務、興蓉環境、納川股份、上海環境、北控水務、武漢控股、國禎環保等上市公司,而其入股江蘇環保產業集團,更是讓業界再一次領略了“野蠻人”的力量。這兩家企業的打法策略與傳統環保企業截然不同,可以總結為憑借強大的政治優勢和產業、資金等實力,著眼于國家級重點項目迅速崛起。事實上,央企在以地方政府為核心的傳統環保市場中,相較于地方環保國有企業并無絕對優勢,這也是為什么在流域治理等新興環保市場出現之前,鮮少聽到哪家“跨界”央企做得聲名鵲起。在“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的趨勢下,跨省域、市域的治理需求開始旺盛起來。這些需求是地方國企難以解決的,主要原因是“身份問題”,跨區域的協調很難實現。大的項目意味著更綜合的需求,不僅是治理河道、建污水廠、建垃圾發電廠等生態環保需求,還有發展地方產業、帶動地方經濟、造福地方百姓的社會發展需求。面對上述問題,央企獨特的“身份”和強大綜合的產業資源,都使其成為最佳人選。中交疏浚和三峽集團正是以此為契機,著眼于跨區域的大型項目,通過“環境+經濟+人文”的綜合解決方案,滿足“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需求,從而快速崛起。不難看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節能獨領第一梯隊的狀況或將改變,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環保產業的競爭格局也將被顛覆。
第二梯隊:市場競爭的最主要力量 以光大國際、北控集團、首創集團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企業,是當前環保市場競爭的最主要力量。光大國際是光大集團旗下環保產業的主體平臺,從垃圾焚燒發電業務起家,目前業務已覆蓋固廢、水務、清潔能源、生態治理等眾多生態環保細分領域,擁有3個上市平臺,即光大國際(0257.HK)、光大水務(U9E.SG、1857.HK)和光大綠色環保(1257.HK),是一家跨領域發展且在多個領域均頗有建樹的企業。2019年,光大國際以11.4萬噸/日的總處理能力、375.6億港元的營業收入、52億港元的利潤繼續保持固廢領域“領頭羊”的地位。光大水務以近620萬噸/日的總處理能力在水務領域位列前十。北控集團旗下從事環保業務的主體企業有3家。即主要從事水務和水環境治理領域業務的北控水務(0371.HK)、主要從事固廢領域業務的北控環境(0154.HK)和主要從事環衛和危廢業務的北控水務旗下的北控城市資源(3718.HK)。2019年,北控水務以近4000萬噸/日的總處理能力、281.9億港元的營業收入、49.3億港元的利潤穩坐水務領域“頭把交椅”。北控城市資源無論是環衛業務還是危廢業務都發展迅猛,居于行業排名前十,大有后來者居上的態勢。首創集團旗下從事環保業務的主體企業也是3家。即主要從事水務和水環境治理領域業務的首創股份(600008.SH)、主要從事固廢領域業務的首創環境(3989.HK)和主要從事大氣治理領域業務的首創大氣(832496.OC)。另外,還有兩家海外并購的環保平臺,從事固廢業務的首創BCG NZ公司和從事危廢業務的首創ECO公司。通過這些平臺,首創集團覆蓋了水、固廢、氣等環保業務板塊。第二梯隊主要是營收破百億規模的企業,總結這些企業的戰略選擇,不難發現一些共同點。一是主業突出。這些企業都是從一個“大領域”起家的,如光大國際的固廢領域、北控集團和首創集團的水務領域,這些領域可以容納多家規模過百億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則是“大領域”中的佼佼者。二是全國布局。這些企業最開始就選擇了全國甚至國際化布局的戰略,沒有受限于“老家思維”,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前十年的20年間,業務規模迅速擴張,奠定了細分領域龍頭地位。三是鏈條完善。這些企業往往在發展中逐步構建起相對完善的自身產業鏈條,獲得更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和更強的市場適應性。光大國際是這一特點的最佳實踐者,其目前已擁有“研發-投資-設計-建設-運營-裝備制造”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四是多元發展。在主業成為龍頭后,隨著產業的發展,這些企業紛紛選擇跨領域發展。例如,光大國際選擇從固廢到水務、清潔能源,北控集團和首創集團選擇從水務到固廢、大氣等不斷拓展業務板塊。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擴大了這些企業自身“綜合解決方案”的優勢地位和業務規模。隨著綜合解決方案成為各地方政府更加樂于接受的業務形式,這些企業紛紛著眼于城市運營概念的更大規模的綜合解決方案。例如,首創集團圍繞水、固廢、氣全覆蓋的環保綜合解決方案,加上基礎設施板塊、房地產板塊和金融服務板塊,提出了“引領智慧與綠色城市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在此背景下,第二梯隊的企業將更加容易獲得產業資源的青睞,形成更加強大的競爭實力,進一步擠占第三、第四梯隊。
第三梯隊:因“受限”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梯隊企業往往聚焦于某一細分領域或某一特定區域,受業務或區域市場空間的束縛,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典型企業如重慶水務、東江環保等。重慶水務(601158.SH)是重慶市地方水務平臺,占有重慶市主城區約94%的自來水市場份額和約92%的污水處理市場份額,是區域市場的絕對壟斷力量。但受到重慶市城市發展的制約,近年來重慶水務的發展腳步逐漸放緩。2019年,重慶水務總資產217.1億元、營業收入56.4億元、凈利潤16.7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5%、5.9%和1.8%,而同期首創股份分別為21.9%、20.5%和11.7%。云南水務、上海城投水務、上海環境等大量地方環保企業都面臨與重慶水務同樣的局面。東江環保(002672.SZ、0895.HK)是聚焦于某一細分領域的典型代表。1999年成立后,東江環保專注于危廢領域尤其是工業危廢的處置業務,經過30年的不斷積累,已經成為危廢領域的龍頭企業。但相較于其他領域,危廢仍屬于一個“小領域”,很難容納下多家體量規模超百億的企業,加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逐步放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由此可見,盡管東江環保已經做到領域龍頭,業務布局全國,但仍無法擺脫業務單一帶來的發展受限問題。第三梯隊企業面臨一個致命的“受限”問題,例如,區域受限、業務受限、市場受限等。而在產業發展的上一個階段,這些限制無法構成企業的“致命傷”,能讓企業“日子過得很舒服”(以區域企業為典型)。但隨著產業的發展,產業資源將進一步集聚,如果第三梯隊企業仍裹足不前,難免將面臨兩個命運:不是在地方繼續過著“小日子”進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成為第一、第二梯隊并購的目標。
第四梯隊:技術型企業引關注 第四梯隊企業主要是數量龐大的配套商和三、四、五線城市的水務、環保平臺。上文談到的第三梯隊企業將要面臨的兩個命運,已經在這些企業里發生了。設計院、施工單位、設備廠商、擁有少數項目的小型投資運營商等,紛紛投誠于第一、第二梯隊企業;而三、四、五線城市的水務、環保平臺多數已經過上了“幸福的小日子”。當然,還有最不幸的一類企業,既沒有核心競爭力,也無人關注,最終只能苦苦掙扎直至破產倒閉。值得關注的是技術型企業,這些企業由技術團隊創建,擁有一項或多項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盡管目前規模體量較小、行業地位不顯現,但隨著環保產業“技術時代”的逐步到來,這些企業將取得長足發展。即使被第一、第二梯隊企業并購,也可以憑借技術實力獲得更多資源和發展機會,或將成為某些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而不至于“隱姓埋名、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