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對化石能源的嚴重依賴使得能源轉型困難重重,好在國際能源署(IEA)最新數據表明,2019年,全球經濟雖然只增長了3%,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未出現明顯增長,而是與2018年持平。這一成績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和天然氣不斷取代煤碳成為重要的發電來源。從地區來看,歐盟功不可沒,減排達5%,德國更是達到8%,是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減排幅度最高的。
過去幾年,歐盟國家,尤其是其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長足的進展,但德國并不以此為滿足,其經濟部部長發布報告稱,要想在2050年實現低碳社會愿景,發展以氫能為推動力的經濟體至關重要。
德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對當前處于膠著狀態的應對氣候變化戰役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但總的來看,歐盟當前的基礎設施與未來低碳社會之間的不匹配性仍然很大。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斷續性使其仍無法成為可靠的、持續的能源來源。也正因如此,氫能在數年前再次進入歐洲經濟強國的視野,而德國則走在前列,為其制訂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有意打造一個包括生產、存儲、運輸和消費在內的價值鏈,而這一切都需要適當的政策來提供一個友好的發展環境,以便消除技術瓶頸。
不可或缺的氫能
在不排或少排二氧化碳的前提下,獲得穩定的管網氫能供應是歐洲實現2050年能源轉型的基礎,但這將面臨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一是需要有足夠的氫能取代化石能源,二是需要解決氫氣管網存儲和穩定性問題。如果說前者可以通過大量投資來解決,后者卻很難辦。創新性解決方案或許是實現氫能社會的必由之路。
德國經濟部部長在報告中還提出,到2030年,德國將生產5吉瓦的氫能用于運輸、工業和家用,加氫站網絡也將不斷擴大,從而加大燃料電池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德國供氣管網公司組織曾提出,可沿現有的天然氣管網鋪設氫氣管網,待將來天然氣需求減少,氫氣產能和需求提升時,原有的天然氣管網還可有用武之地。
荷蘭與德國期待合作共贏
荷蘭與德國一向合作密切,荷蘭業務繁忙的鹿特丹港的貨物大部分以德國為目的地。除了物流上的互相依存關系,兩國之間的天然氣管網也緊密相連。
荷蘭于20世紀60年代發現格羅寧根大氣田,以之為基礎興建了橫亙歐洲西北部的復雜天然氣管網。但由于格羅寧根氣田的開采不斷被質疑,荷蘭當下也對氫能發展和天然氣管網的利用有著濃厚的興趣。
荷蘭為此在北部專辟了一個“氫谷”區,由30多個單獨的與氫能相關的項目組成,目的是建設小規模的氫能經濟。兩國之間對氫能的共同興趣使得合作水到渠成。
荷蘭和德國,以及德國北萊因利亞州聯合調查了兩國之間建立氫能社會的可行性。
荷蘭與德國之間本就有著復雜的天然氣基礎設施相連,北海現有和將建的風電場的多余電量可用于氫氣的制取,而制取的氫氣可通過荷蘭的天然氣基礎設施送達消費者,這樣一來就可節省用于擴建管網所需的資金幾十億歐元。
兩國的氫能合作還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民眾對于綠色能源和能源轉型的理念都持支持態度,兩國之間現有資產的互補性也有利于氫能的發展,如兩國共享的天然氣基礎設施有望得以利用,以建成全球首個基于氫能的經濟共同體。分析認為,現在,就看政府還能出臺什么樣的政策來進一步推動這一大膽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