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預期向好,預計2020年向上態勢不變。燃料電池端,我們維持把握核心部件和優質區域兩大主線的觀點。
新能源板塊火熱,燃料電池修復潛力最大。2月3日市場受疫情影響,Wind光伏/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指數跌幅分別為10.8%/10.6%/10.3% ,2月4日-2月10日,新能源板塊快速回彈,上述Wind指數分別上修8.3%/7.7%/5.6%,燃料電池板塊仍有回彈空間。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具有明顯的“翹尾”效應,2018/2019Q4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分為1382/1486輛,占全年銷量90.5%/54.3%。處于產業化初期的燃料電池產業鏈一般會在Q1-Q2與下游商討技術方案、制定商務合同和備貨,Q3采購生產,Q4確認交付。因此我們認為燃料電池受疫情沖擊的影響會比較小,料今年將能按量實現產業目標。考慮政策預期友好,維持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5000輛、保有量1萬輛的判斷,向上態勢不變。
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和優質區域兩大主線。
1)核心部件: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鏈遵循“自下而上”的發展路徑,下游整車、中游系統已經突破,2019年在電堆制造環節亦取得一定突破,例如億華通子公司神力科技2017-2019年國產電堆出貨達千臺級別,市占率約20%,實現國產化電堆的里程碑式突破。上游材料決定系統性能和壽命,作用關鍵,國產化突破后將掌握一定市場話語權,因此時下實力雄厚的中游系統集成公司紛紛向上游電堆、原材料端延伸布局。我們認為,燃料電池技術壁壘高,未來的市場競爭實際上是產業鏈布局和歷史技術積累上的競爭,產業鏈布局廣、技術積累深厚的系統集成商有望率先成長。
2)優質區域:由于產業鏈仍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標準法規缺失、氫氣作為能源管理的體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制約,目前燃料電池不適合全國范圍推廣,而宜優先在氫能區位優、市場容量大、財政實力強的優質區域呈集群化發展。目前國內有華東、華北、華南、華中和西南5大氫能產業集群,在這些區域內具有先發優勢的標的有望搶占先機。
氫體系:2030年超500億氫氣市場,副產氫氣企業將率先受益。
配套2030年100萬輛的保有量目標,我們測算,屆時國內將形成超過120萬噸的車用氫氣市場(對應超過500億的市場),制氫企業具有巨大的盈利成長空間。我們判斷,短期內氫氣需求將主要由副產氫氣的化工廠滿足;長期看,則將依賴于制氫裝置產能的投放,這也意味著行業邊際成本的上升。因此,我們認為當前具有副產氫氣能力(目前看氯堿和PDH產生的氫氣經提純后更為適合車用氫氣標準),且具有完備氫氣布局的企業將率先兌現較大業績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