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勢力再添新軍。1月17日,記者獲悉,近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2317,TW)宣布,將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設立合資企業,專注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并進一步經營車聯網業務。雙方初步計劃是在中國大陸生產,以供當地市場使用,未來可能用于出口。
一邊是全球最大的iPhone代工廠,一邊是世界第七大汽車集團,雙方聯合造車也在行業內引起不少熱議。但記者采訪到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這并非外界簡單認為的富士康涉足整車制造,目前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FCA負責汽車制造,而富士康則提供包括硬件和軟件在內的電子技術支持”。
再次“造車”?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富士康早有涉獵,但這條路走得并不順利。最早在2014年,富士康與北汽新能源合資成立了新能源分時租賃公司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推出了GreenGo(綠狗租車)。
2015年3月,富士康與和諧汽車、騰訊達成合作,三方共同出資組建新能源汽車企業“和諧富騰”,前期生產轎車和SUV兩款車型,目標鎖定30萬元~40萬元中高端市場。
彼時,業內分析認為,和諧汽車作為國內第二大豪華車經銷商,代理多個豪華車品牌,可提供完善的銷售渠道;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富士康擁有電池、電機技術;騰訊則可提供互聯網技術支持,三方合作可謂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然而,時隔不足一年,和諧富騰便多次傳出解體的消息,更有媒體報道其工廠荒敗不堪。2016年下半年,富士康高層向媒體透露,富士康將不再投資汽車整車項目。郭臺銘也曾在論壇上表示,造車成功率很低。
在放棄“和諧富騰”之后,富士康轉而把視角集中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領域。2017年6月,富士康與昆山市政府簽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總投資250億元,其中兩個核心項目分別指向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及多功能轉換接頭的研發及生產,以及鋰電池的研發及生產。
如今來看,富士康的造車夢從沒有放棄也不曾間斷。在外界看來,作為全球最大的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對蘋果公司的依賴非常大。近些年來,為了擺脫“蘋果依賴癥”,富士康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盈利點,包括加大對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方面的投入,聚焦云計算、AI制造、物聯網解決方案、5G等業務。向汽車領域進軍或許也是一種嘗試。
富士康仍有機會
記者注意到,當前國內新能源車市并不明朗。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3.7萬臺,同比繼續下降15.1%。至此,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6個月下滑。
此外,曾經火熱的造車新勢力大軍現正進入洗牌期。過去一年,造車新勢力度過了艱難的一年,除了少數幾家頭部車企能陸續交車外,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已經悄無聲息,造車新勢力的融資之路更是異常曲折,融資速度放緩、資金到賬周期長等已經是普遍存在的融資難點。
此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接受媒體采訪就直言,當前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的階段,競爭非常殘酷,有一些企業日子很不好過,已經到資金鏈斷裂的邊緣,在這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會出現一些“生生死死”的情況,這是難以避免的。
再加上特斯拉在上海投產、交付,進一步加劇了國內新能源車市的競爭。綜合以上情況來看,富士康聯合FCA造車的前景仍有待觀察。一位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新能源汽車包括整個汽車產業現在都處于大變革的時期,未來格局會發生較大變化,所以十年后的玩家是哪些現在也不好說。
“富士康進來造車也不是沒有機會,本身富士康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制造經驗還是很厲害的,富士康進來比那些只有錢而(其他)什么都沒有的企業可能還更靠譜。”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
在邁哲華咨詢總監程安翔看來,以后汽車就是一個智能化交通工具,一定會用到富士康的能力。目前雙方合作有可能是技術儲備,但至少表明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走。目前可以判斷,傳統車企也在尋找自己的合伙作伴,他們在互聯網以及電子技術方面相對薄弱,肯定希望和電子制造的頭部企業合作。從汽車領域來看,富士康肯定是非常合適的合伙作伴。
談到當前的車市前景,程安翔認為,當前的市場變化只是財政補貼退坡的反映,業界此前已有預判。更為突出的矛盾則是,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大部分并非私人購買。消費者都喜歡性價比高、使用安全、質量可靠的產品,但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與之還有一定的距離。
“不管是特斯拉國產化,還是造車新勢力,大家都在努力尋找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一種可靠的產品形態,誰都有希望去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他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