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在2018年元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但2019年就遇了冷。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儲能總裝機規模31.4GW,但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為116.9MW,同比下降了4.2%。與此同時,11月22日,國家電網發文“叫停”電網側儲能。讓儲能行業本就低落的心情又往下沉了沉。
盡管國內儲能行業減速,但在光伏領域廣為人知的陽光電源(300274.SZ)卻將目光鎖定在了儲能領域。
“整體判斷,陽光電源未來的三個業務支柱分別為光伏、儲能、電站,三個業務體量會相差不大。”近日,陽光電源董秘解小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切入儲能市場
今年兩會期間,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是未來前景非常好的產業,可再生能源、間歇性能源要想大幅度推廣,儲能是必要的助力和支撐。”
據記者了解,陽光電源布局儲能已有13年。早在2015年5月,陽光電源與三星SDI的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開始涉足含電池層面的系統集成,業務開始從儲能PCS向電池PACK、BMS、整個集裝箱儲能系統延伸。2019年,陽光電源擴大了儲能業務規模,目前多集中于海外。
陽光電源海外事業部戰略大客戶部負責人孟令來介紹,截至目前,陽光電源的儲能產品及系統深度參與的全球重大儲能系統集成項目超過800個,70%的儲能產品發貨至海外市場;陽光電源已在全球的重大的儲能市場布局,涉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及歐洲等。
當地時間12月5日,由華能集團投資建設、陽光電源提供儲能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的歐洲最大的電池儲能電站在英國門迪開工。
“這也與產業客觀發展規律相關,在海外發達國家先產生儲能這樣的市場,再慢慢延伸至其他國家市場。”孟令來認為。
盡管陽光電源對儲能市場情有獨鐘,但目前儲能業務對其營收的貢獻率還不高。2019年中報顯示,陽光電源今年上半年儲能系統營收為1.67億元,同比增長40.24%,占總營收的比重僅為3.75%。
而央企的信號對于儲能行業心態上也產生了打擊。11月22日,國家電網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明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電網要求“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設施建設,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
解小勇認為,“儲能的市場空間很大,發用很難做到實時平衡,再加上更多新能源接入的波動性,需要儲能來平衡,儲能的需求是剛性的。”
“任何產業都有其發展的規律性,對于儲能市場2019年遇冷的現象,沒有必要太過悲觀,目前儲能產業所經歷的低谷其實也是整個能源行業從通過行政命令來進行資源調配向通過市場化來進行資源調配轉變所經歷的必然過程。”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研究經理郭凡也撰文指出。
此外,行業人士認為,國家電網不做電網側儲能也等于將機會和市場給了其他企業,也有利于儲能市場發展。
解小勇透露,隨著儲能業務快速打開市場,其對業績的貢獻率也將快速上漲,最終逐漸形成光伏、儲能、電站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仁賢也曾向記者表示:“得益于電動汽車電池的快速創新和發展,目前儲能產業的成本快速下降,但目前還未降低至儲能所需要的循環壽命和所需要的成本,目前存儲一度電大概在5毛錢左右,降到3毛錢還要降低20%的成本,屆時儲能就會有長足的發展。”
凈利降幅收窄
在儲能方面大力開拓的陽光電源,“老本行”逆變器業務發展也是突飛猛進,12月10日上午,陽光電源逆變器出貨量正式突破1億千瓦關口。
成立于1997年的陽光電源已經走過22個年頭,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專注于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相比于其他業務,陽光電源在光伏行業更廣為人知,相印證的是,光伏行業為陽光電源貢獻了超過9成的收入。
陽光電源2019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電站系統集成、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轉換設備及光伏電站發電的收入分別為23.84億元、16.65億元及1.63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53.43%、37.31%及3.67%。
當快速發展的光伏行業在531政策后遭遇困境,也波及了以光伏業務作為收入重頭的陽光電源。連續10年保持盈利、連續5年凈利潤保持增長的陽光電源,2018年凈利潤也出現了22%的下滑。最新的三季報顯示,陽光電源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5.54億元,同比下滑8.69%,降幅有所收窄。
“雖然531之后光伏產業新增裝機容量有所下滑,每瓦價格下滑,獲利空間變窄,但導致頭部效應顯現,一些在規模、技術、資金方面跟不上的企業會被淘汰,最后行業玩家剩下的數量變少。”陽光電源副總裁兼光儲事業部總裁顧亦磊也表示。
12月5日,在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預計,明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出現恢復式增長,裝機規模將達到約40GW。
解小勇則認為,今明兩年是光伏過渡年,他更看好2021年光伏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是進入平價上網時代,二是儲能業務可以跟上。”解小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