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數字南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將在廣州舉行。南方電網公司將啟動數字南網建設。這項工程將以數字化為動力,加快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推動南方電網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將撬動涉及上下游千億級能源產業生態的發展,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千家萬戶的用電用能生活。
數字南網工作思路
實施“4321”建設方案
●四大業務平臺:電網管理平臺、客戶服務平臺、調度運行平臺、企業級運營管控平臺
●三大基礎平臺:南網云平臺、數字電網、全域物聯網
●兩個對接:對接國家工業互聯網、對接數字政府及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
●一個中心:公司統一的數據中心
三步走建設數字南網
●2019年,初步具備對內對外服務的能力
●2020年,初步建成數字南網
●2025年,基本實現數字南網
在本次論壇上,南方電網公司將向各利益相關方發出“共商共建能源新生態”的合作信號,同時聯合能源生態圈的各類企業共同為數字南網建設落地建言獻策,支撐南方電網公司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據介紹,1100多名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能源產業上下游企業、信息與通信技術(ICT)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以及南方電網公司代表將參加論壇,圍繞論壇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實施數字轉型 賦予電網系統新生命
南方電網公司運營著世界上最復雜的交直流互聯大電網。這張物理電網每時每刻、各個環節都在產生海量數據。從大處看,這些數據反映宏觀經濟情況、能源發展趨勢;從小處看,反映每個人、每個企業的用能需求。充分采集、分析、挖掘電網的數據,通過數字化技術更高效地用好每一度電,降低全社會能耗,這是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
“如果把物理電網比喻為人的身軀,過去,我們要人工指揮身體動作;現在,數字南網會在這身軀上建一張孿生的‘數字網絡’,讓其具備敏感的神經系統和能思考的大腦。這樣,電網就能高效配置資源、實現自我調節,甚至還能與更廣泛的社會經濟主體互動起來。”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主任婁山這樣形容數字南網建設。
根據《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南網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版)》,南方電網公司開展“4321”工程建設,即建設電網管理、客戶服務、調度運行、企業級運營管控四大業務平臺,建設南網云平臺、數字電網和全域物聯網三大基礎平臺,實現對接國家工業互聯網、數字政府及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建設完善公司統一的數據中心,最終實現“電網狀態全感知、企業管理全在線、運營數據全管控、客戶服務全新體驗、能源發展合作共贏”的數字南網建設總體目標。
按照方案,2019年數字南網將初步具備對內對外服務能力,2020年初步建成數字南網,2025年數字南網基本實現。
合作共建共贏 構建能源價值新網絡
南方電網連接了數以億計的用戶和設備,擁有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伙伴,是天然的網絡平臺。“這里涉及海量智能終端設備的部署、人工智能裝備研發、智能管理軟件開發等,需要設備制造商、ICT企業的支持參與。”南方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變電處副處長陳曦介紹,以變電站運維為例,南方電網公司擁有眾多大型變電站,它們是能源輸送大動脈上的重要節點,需要隨時監控其運行狀況。監控工作過去由人工現場巡查完成,今后則將通過固定式及移動式智能終端遠程監控設備狀態,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發現、分析、診斷問題。
今年9月,南方電網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合作拓展電力數字化領域業務,構建開放共享的能源生態體系,推進南方電網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和通信設施建設,研究制定5G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標準,合力提升雙方行業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助力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服務南方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南方電網積極對接大灣區“數字政府”建設。廣東電網公司通過對接“數字廣東”建設,獲取“低保戶”“特困戶”數據295萬條,用于辦理用戶電費減免業務,解決免費電政策執行難問題。深圳供電局完成了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接入,實現身份證、房產信息、商事主體信息獲取和共享,推出“零資料”“零審核”的無感低壓用電報裝,為大灣區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變革電網運營 激發智慧能源新想象
對市民來說,電網可能只是一家供電企業。但未來,這一刻板印象將徹底改變。
“試想一下,你的電動汽車正閑置在車庫,剛好附近的電網正值用電高峰,電價比較貴。屆時,你只要按一按手機,就能把車內的電賣給電網。等到了用電低谷、電價便宜時,你再把電充上。”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綜合處處長易勇強告訴記者,數字南網建成后,這個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可能。而電網中無數這樣的微場景,將對能源格局產生顛覆性變革。
事實上,變革已悄然開始。在廣州城中村,由于人口密度大,用電高峰期負荷和低谷期負荷差距很大,整體用電常常比較緊張。“如果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傳統做法就是在城中村增建配電房。”廣州供電局計劃發展部主網規劃科副科長許苑說,由于用地緊張,這一做法實施起來難度較大。為此,廣州供電局和中國鐵塔有限公司廣州公司探索合作建設“通信基站閑散儲能示范項目”。項目把城中村附近的通信基站中的退役電池利用起來,建設電池儲能系統,在保證基站安全運行的基礎上,通過軟件定義能量交換機及云平臺,進行儲能資源的數字化、虛擬化處理,讓退役電池反向村內的電網供電,努力補足用電高峰期的負荷缺口。
“目前社會上廣泛建設的風能、光能、儲能設備,也將更容易接入電網,把電力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婁山表示,屆時,無論是大型電廠、售電企業還是個人用戶等,都有望參與到電力的自由流通市場中,電網既能做B2B、B2G、B2C的服務,甚至做C2B、C2C的能源服務。
“這些僅僅是初步的成果和設想。數字南網將在后續的建設中展現出越來越廣闊的用能想象空間。”婁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