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從2019年6月底已經開始實施新政:補貼從今年開始已經腰斬,直至2020年取消。最終將轉向充電等基礎設施領域。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不少資本開始掘金充電市場,有傳統車企,有造車新勢力,有大型房企,也有能源巨頭跨界,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硝煙彌漫。
滴滴攜手能源巨頭
掘金充電市場
8月1日,跨國能源巨頭BP與滴滴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中國建設新能源車充電基礎設施。合資公司將通過建設獨立、可靠、高品質的新能源車充電站,為滴滴用戶及廣大車主提供服務。
這兩家公司合作已經初見成效。
據了解,BP和滴滴的首個充電站配有10座60KW-120KW的快速充電樁,已經落地廣州市。該充電站將成為合資公司成立后首個轉入合資公司的充電站。后續,合資公司將迅速拓展建設和運營更多的充電網絡,以期快速成為中國領先的新能源車充電提供商。
BP中國董事長兼總裁楊筱萍表示:“中國為BP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機遇。通過與滴滴的合作,BP將積極為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提供差異化產品,并進一步擴大BP在華業務布局。”
從能源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是一個車用能源轉型的過程。自2010年之后,車用能源從傳統油氣到鋰電的電氣化轉型趨勢越來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4年居世界首位,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預計到2030年,中國8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將在最終目的地、停車場和充電站完成。
在這種形勢下,資本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不足為奇。
“BP與滴滴是租車業務的延伸,提供充電服務。”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BP是樁聯網概念,也就是開放樁資源。
青域基金創始合伙人徐政軍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完善的充換電基礎設施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其中運營車輛的充換電需求會率先爆發。”
新能源汽車
充電市場打響爭奪戰
而除了跨國能源巨頭、傳統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一心想要造車的恒大,更是在重金打造充電領域。
半年前,恒大建立了恒大智慧充電子公司,主營充電樁的技術研發、設施設計與運營。
7月底,恒大智慧充電宣布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以社區為基點,計劃以一種比私人充電樁更智慧、更簡便的方法解決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充電難題。
“現在有了第三種選擇,也就是在個人充電樁和公共充電站之外的選擇。”賈新光還表示,它不像私人充電樁那樣需要自行改造電網,而是通過國網恒大配置的充電盒接入電網;而且能自動在用電低谷時充電,也不會給當前的電網帶來太大壓力。
在這個火熱的夏天,更火熱的是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新能源汽車這個巨大的新市場背后的充電市場也打槍爭奪戰。繼蔚來、小鵬之后,威馬聯手特來電自建充電樁,造車新勢力也在充電市場搶占地盤。
實際上,各路資本紛紛布局進入這個領域,與政策方面的支持有很大關系。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指出,地方補貼政策在2019年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與充電樁數量之間的比例仍有較大缺口。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60萬輛,同比增長30%。這一數據背后是充電基礎設施“體量”爆發。
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份,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00.2萬臺,同比增加69.3%。此前《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基礎設施。
因此,業內認為,未來還將有更多的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充電樁市場將在2030年達到5500億元市場規模,未來幾年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賈新光認為,理論上,充電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中國式充電是一個需要具體解決的問題,就是根據中國國情,不能照搬國外經驗,要有自己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