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曙光節能公司宣布,隨著曙光“全浸沒液冷”技術步入商業化,數據中心單柜功率已進入160千瓦時代,同時PUE(總能耗/IT設備能耗)也降到1.05以下。這不僅滿足5G、邊緣云計算對節能與高密度計算的需求,也將加速云渲染設計等場景普及。據悉,目前國內首個全浸沒液冷服務器群已在平穩運行。
“曙光節能”總經理何繼盛
液冷技術行業優勢顯著
在數據中心節能方面,業內有著不同方式的嘗試,有的甚至把數據中心放到海底、山洞、北極圈,利用自然冷源來給數據中心提供更高的能效,減少制冷方面能耗的損失。“但這些我們認為非常有益的嘗試都會受到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的限制和局限,選址一定要定在特殊的地理區域里面,從而帶來的就是難以標準化、可復制性、普及性的問題。”曙光節能公司北京區總經理何繼盛表示,如果使用了液冷技術,對整個數據中心來講,建址地就不再受特殊地域的限制,可以實現全地域、標準化的布置,同時實現全年的自然冷卻。
如果說風冷數據中心的制冷介質是空氣,那么液冷數據中心的制冷介質就是液體。為什么說液冷數據中心具有非常強的技術優勢?“這主要來自于液冷技術的超強冷卻能力。液體的冷卻能力是空氣的1000—3000倍,可以實現精確制冷,原來的空氣制冷一般都是先將冷空氣送到機柜,再將冷氣進行‘分配’,但液冷能通過水的流動性直接實現部件級精準制冷,針對最高發熱的部件,集中制冷。”何繼盛表示,而且液體的溫度調節更方便直觀,可以給元器件帶來更穩定的工作溫度,從而保證元器件的工作性能更高、更穩定。
全浸沒液冷走出極致制冷路
過往的風冷數據中心的制冷模式包括冷板模式和液冷模式。而在液冷領域里面實際有更多的技術分類,比如有水冷、油冷、專用液體冷卻。“在我們自己的分類里面,用的比較多的是根據產品的形態來進行分類,液冷的形態分為冷板式和浸沒式,所謂冷板式就是液體通過冷板和CPU接觸,熱量通過金屬材質傳導到冷板里,再通過液體把熱帶走,所以液體和發熱元器件是不直接接觸的。而浸沒式則是指液體和元器件直接接觸。”何繼盛說。
走入曙光節能公司的展廳,科技日報記者看到了最新的浸沒液冷系統的展示機柜,可以看到系統的實際工作狀態。
映入眼簾的就是全浸沒液冷刀片。一個刀片里面由2個CPU或者4個GPU(圖像處理器)組成,一個單刀片的功率是40千瓦,已經接近于原來一整機柜的密度,采用的是相變式浸沒冷卻。記者在現場看到,在GPU工作的狀態下,會有液體蒸發,變成氣體,從而帶走元器件的熱量,蒸發的氣體到CDM(液冷模塊)里面以后,冷凝重新變成液體,這樣整個制冷就形成了一個循環。
“它的優勢比冷板式更大,在節能效果包括給元器件提供更可靠的工作溫度方面做得更加徹底。因為冷板式的服務器更多是的風液冷服務器,浸沒式服務器的是完全去除空調的,能耗更低。同時液冷數據中心還可以實現無壓縮機無風扇,從而實現靜音機房。所以它在能效方面、性能方面、噪音方面都可以做到更加極致。”何繼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