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以及增程式電動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最高,消費者群體最多。隨著電動化的深入,繼5月中國發布首份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報告后,近日又公布了中國出租車領域全面電動化時間,指出北京、上海、重慶等新能源汽車較為成熟的城市將在2020年率先實現出租車電動化,2030年前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出租車電動化。
利弊共存,存在優勢不置可否
電動化對于私家車而言本身就是利弊共存,對于出租車行業而言同樣如此。電動化是汽車四化之一,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大勢所趨。從環保方面,用電能代替傳統的汽油和天然氣,可以有效減少污染,對于環境保護而言好處是不言而喻。
從能耗方面來講,電動汽車相比燃油汽車、天然氣汽車使用成本更低,主要體現在補充燃料和保養方面。眾所周知,目前汽油價格再次突破7元,油費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相比之下電的價格更低。而保養方面電動汽車保養周期更長,由于保養以檢查為主,所以費用也會較低,這樣看來乘車費用有降低趨勢? 答案還不一定。
里程焦慮,煩惱的不只是駕駛員
雖然存在優勢,但出租電動化的阻力仍然不小。當今電動汽車面臨的最大問題無疑是里程焦慮,而對于出租車司機而言,里程焦慮問題還會更加嚴重,因為出租車駕駛員的收入與行駛里程有密切關系。
而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有限,目前最長也只能達到500公里,深圳是較早實現出租車電動化的城市之一,使用車型為比亞迪e6,工信部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有人會問為什么不選擇續航更長的車型,因為更車價更高,出租車作為營運車輛,選擇價格較高的車型顯然不太可能。
出租車司機大多采用兩班倒制度,如果一天充一次電,每人平均實際只能行駛150公里左右,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駛12.5公里,前提是交車前要把電充滿,駕駛時還不能踩地板油,盡量不使用空調等等,對于出租車司機來講簡直太難受,只敢跑中短途,距離稍微長一點就得謹慎,很可能導致拒載,影響乘客出行,駕駛員收入也會受到影響。
充電難耗時久,配套設施落后秒變“電動爹”
有人會說,出租車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加一次也只能跑140~160公里左右,但是不管加氣還是加油,人家速度快,也就幾分鐘而已,如果遇上排隊通常也不會超過20分鐘。電動汽車就不一樣,以e6為例,快充(30%~80%)時長1.5小時,比加氣、加油時間更長,多出1.2小時,前提還須是快充,慢充還會更長,在8小時左右。
根據出租車駕駛員描述,正常情況下他們1小時至少能跑2~3單,能賺接近100元,這樣看來如果在運營時間內充電對收入影響是較大的,充,耽擱時間影響收入,不充,提心吊膽影響正常營運,總之對收入總會有影響,要想乘車成本降低,可能性不大。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解決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提高充電效率,還有充電設施普及率,并且最好以快充為主,二是采用換電模式。技術的突破需要時間,關于充電時長已經有所進步,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至少目前來看讓充電時長與加氣、加油時長非常接近可能性不大。
能做的更多是提高充電設施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對于出租車駕駛員來講時間就是金錢,充電慢解決不了,至少需要保證有電可充,盡量做減少排隊時間等等。其次也應該考慮換電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充電時間,事實上也有很多主機廠在研究這種模式,前不久北汽新能源就發布了這種模式,不過還在探索階段。
維修貴年限短,動力電池回收壓力大
純電動汽車雖然在燃料成本和保養成本方面較低,但因為零整比較高,維修費用并不便宜,出租車屬于營運車輛,使用頻率遠高于家庭用車,如果用家庭用車的保養標準去衡量出租車,會不會出現安全隱患是一大問題。同時因為使用頻率高,充電頻率也會更高,并且出租車幾乎都會選擇使用快充,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動力電池的衰減。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成本最高的部分就是動力電池,占整車的40%~50%,一旦更換電池則需要一筆不小的開銷,說到電池,目前純電動汽車大多使用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但不管是哪一種,都繞不開回收這一環節。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行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達到11.14萬噸,增速達108.9%,2020年則將達25.7萬噸,增速達到巔峰為130.69%,如果出租車全面實現電動化,增幅還將進一步擴大,勢必會對電池回收造成壓力,這就要求主機廠和電池行業能夠快速跟進,與之匹配。
綜上所述,電動化雖然是大勢所趨,的確也存在一定的優勢,但不能否認的是的確也存在一些隱憂,對于駕駛員,不僅可能飽受里程焦慮,收入還會受到影響,對于乘客而言,用車可能遭遇拒載,便利性會受到影響,另外乘車成本也可能會不降反增。總之,出租車電動化需要解決問題并不少,可以說是牽一發動全身,但不能回避的是,電動化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該來的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