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痛點——
從“充電設施”到“充電基礎設施”的轉變
針對當前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問題,住建部部城建司副司長趙澤生表示,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原來的“充電設施”改為“充電基礎設施”,兩字之差“意義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意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要求,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充電企業。
我國正在建設覆蓋城市公共領域、高速沿線、私人小區、單位內部等場景的充電服務網絡。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截至2019年3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92.1萬個,較2018年底增長14%。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穩定增長,充電網絡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3月公共樁保有量達到38.4萬個,比2018年凈增5.2萬個。
從區域發展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發展相對迅速;中部地區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下也呈現較好發展態勢。從重點區域來看,北京、上海、廣東等10個省市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占比達75.6%。
為服務電動汽車用戶城際出行,國家電網公司建成了以“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為骨干網架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截至2018年年底,共布局1914個充電服務站,支撐了新能源汽車出行半徑的拓展。
破解盈利模式單一痛點——
充電與新能源結合,利用新技術拓展盈利空間
“電動汽車的雙重屬性越來越明確了,既是交通工具又是電力系統的元件,有點像手機,既是通訊工具又是智能終端。”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江冰介紹說。
“我們開發并建設了V2G云平臺,目前已經在北京人濟大廈運行了幾個月。”江冰介紹說,V2G可以提高充電樁50%的利用率。這一平臺將電動車作為儲能平臺使用,用電高峰期將電動汽車儲存的電賣給用戶,在用電低谷時降低電價,既平衡了電網減少了用電負荷,又提高了充電企業的盈利空間。
目前,在全國已經有6個小區安裝了164臺V2G云平臺雙向充電樁。
“對于如何解決充電和新能源相結合的問題,業界正在探索把電動汽車、儲能、可再生能源、電網有機協同,從技術和商業上走出一些更好的模式。”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說。
破解基礎設施建設難痛點——
充電設施體系要布局合理,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
趙澤生介紹說,2015年住建部印發的《關于加快城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規劃建設工作通知》中提出,推動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基本充電基礎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建筑配電、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路內臨時停車附建的公共設施為輔助,以集中式充換電為補充,布局合理,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體系。
但目前北上廣地區私人樁分布集中度高于公共樁。截至2018年上半年,北上廣3地在國內公共樁份額占比為40%,其中私人樁份額占比達78%。私人樁向一線省市富集效應明顯強于公共樁。
“這一方面是因為私人樁建設規模與當地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對應關系更加直接;另一方面,重點省市地方政府對私人樁建設扶持力度較大,對物業、用戶及第三方機構之間的合作模式進行了更為充分的探索和創新,包括將充電設施建設作為物業資質考評內容、運營商與物業合作建設小區共享樁、車樁銷售綁定等。”趙澤生認為。
與會專家表示,要破解基礎設施建設難題,首先要優化規劃,統籌布局充電設施。“目前我國沒有充電基礎設施的專項規劃。”趙澤生表示。
破解充電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痛點——
建立標準體系,形成良性互動
針對充電設備是否有標準體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首席專家周榮介紹說,目前充電有3個比較主流的技術路線:傳導充電、無線充電、換電。
“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方面的標準正在逐步完善,汽車標準委員會已經發布了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工作的路線圖。特別是隨著無線充電的快速發展,相關標準研究工作也進展明顯。”他表示。
安全是用戶和企業一直關心和注意的問題。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大中介紹說,安全的要求更高,運營維護的標準也更高。“尤其是樁與車之間,我們正在探索如何防止車輛自燃,通過相關手段調節充電電流、電壓及充電流量等。”
《報告》也對規范充電設備產品質量提出建議,健全充電設備產品認證與準入管理體系。建立充電基礎設施認證機制、開展充電基礎設施互操作性的檢測與認證,明確檢測規定、抽查規定、標識管理等要求。同時,重視充電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積極研究出臺充電樁安全認證制度,盡快出臺消防設計、消防驗收等相關標準和規范。
破解充電服務體驗差痛點——
鼓勵建成一體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平臺
為促進充電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報告》針對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充電服務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設備產品質量以及充電服務體驗,鼓勵建成集設施監控、充電服務、多元支付等為一體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平臺。
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方面,《報告》建議各地在制定城區充電基礎設施規劃指南時,結合當前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分布情況、電網規劃情況,提出適當的設施建設規劃。
在充電服務補貼方面,《報告》建議建立新能源汽車專屬充電價格體系;增加充電樁運營補貼;將場地租賃或購買費用納入建設補貼;向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提供財稅扶持。
在充電服務體驗方面,《報告》建議制定新能源汽車專屬通行和停車位等公共資源使用差異化管理政策,實施停車費優惠等;提升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加強運營商信息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