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技術攻關和試驗,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15日,承擔三峽壩區岸電專業運營服務的公司主體在湖北宜昌正式組建成立,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也由此轉入運營服務階段。
三峽壩區是三峽工程所在地,也是長江流域生態敏感區和長江航運轉承點,每年有10余萬艘次船舶停靠待閘。在這些船舶平均長達數日的待閘時間里,船舶柴油發電排放物對壩區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去年6月,根據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國家電網公司聯合召開會議,提出由國家電網公司為主力,在三峽壩區打造長江流域岸電設施建設的示范樣板,為推進長江流域岸電設施全覆蓋探索“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在實驗區建設過程中,針對長江流域尤其是三峽壩區特殊的地形和水情特點,國家電網公司聯合相關部門開創性探索出6種典型岸電供電系統,研發電纜智能收放系統、T型接口箱等核心設備,攻克了季節水位落差大、江心錨地接電難等世界性難題,并成功在秭歸茅坪港、沙灣錨地建成4個岸電示范項目,打造了國內首家水上服務區綜合能源服務系統,實現了三峽壩區經營性碼頭岸電全覆蓋。
記者在位于三峽大壩上游的秭歸茅坪港看到,新建成的岸電樁排列整齊。連接好電纜后,只需掏出手機掃碼,船舶就可以使用上清潔、穩定的電力。
國網湖北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景偉說,經過攻關和試驗,目前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長江岸電建設的方案、模式和標準。下一步,這一模式將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逐步向長江沿線其他地方推廣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