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隧道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市場保供壓力持續增大,面對這一情況,山東省政協委員崔俊良、張逸君建議,積極推進天然氣供應與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創建液化天然氣(LNG)罐式集裝箱供氣新型業態。他們認為,對于加快形成天然氣產業發展新動能,緩解市場保供壓力具有現實意義和作用。
兩位委員認為,山東天然氣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一是自有天然氣資源匱乏,主要依靠外部輸入,資源供應總量緊約束。省發展規劃預測,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250億立方米,供應缺口達85億立方米。二是現有資源輸入方式制約新增供氣規模,主要是省外管道氣源輸入易受上游限制,新建LNG接收站周期較長難以短期內增加進口量。三是我省自主獲取天然氣資源能力較低,單純依靠國家骨干油企分配供應,不能完全滿足省內未來市場需要。
他們表示,隨著山東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實施綠色發展,天然氣已經成為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和市場剛性需求。加快天然氣管網及儲氣調峰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發展非管輸供氣方式,促進形成多元供氣新格局,成為我省天然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他們在建議中稱,罐箱供氣新型業態具有比較優勢:
一是在資源獲取方面,相比LNG接收站投資少見效快。罐箱供氣利用現有交通物流設施可節省大量基建投資,依靠省內力量組織罐箱海鐵公聯合運輸,可實現“南氣北運”和“海外直采”增加資源。單體罐箱投入即可形成供氣能力,隨罐箱投入量增加能夠快速形成局域供氣規模。
二是在市場供應方面,相比管網能夠機動靈活配置。如在管網暫時未通達或不能通達地區,可建設罐箱獨立供氣系統;在城市建設移動式罐箱調峰儲配站,利用無損保冷時間淡季儲備,用氣高峰季節為城市管網補氣輔助調峰,與固定罐調峰儲氣相比可提高設備利用率和降低儲氣成本;利用罐箱移動性建立供氣應急保障體系,可為局域管網檢修和事故搶修提供臨時氣源等。
三是在供應效率方面,可減少中間環節實現運供一體化。相比LNG液散船和公路槽車只具有運輸功能,LNG罐箱具備“宜運宜儲”和多式聯運功能。既可發揮多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消除中間換裝“倒液作業”提高安全性,又可作為儲存設備降低終端用戶供應鏈綜合成本。
兩位委員建議:由省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深入開展罐箱供氣新型業態研究,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編制罐箱供氣發展專項規劃,研究制定相關扶持政策措施,指導各地與管道供氣方式并行推進,促進協調互補發展。
建議省交通主管部門會同能源、應急管理等部門,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建設為重點,組織企業盡快搭建罐箱供氣多式聯運平臺。集中推進罐箱集疏運系統建設,完善港口及內陸罐箱堆場建設標準規范,打通罐箱方式“南氣北運”和“海外直采”多式聯運通道,降低港口等物流環節收費,對全國形成示范效應。
建議山東燃主管部門盡快組織編制并出臺LNG罐箱應用地方標準規范和技術支持文件,選擇試點城市建設移動式罐箱調峰儲配站,鼓勵罐箱供氣方式進入“工業點供”、海島及農村供氣市場,享受相關鼓勵扶持政策。
建議省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將罐箱供氣新型業態納入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組織創新發展產業基金等加大投入,快速形成規模化發展優勢。對納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項目,省里設立專項資金給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