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相關專家就當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熱點和重大問題進行了討論。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論壇中表示,未來新能源電動汽車配套基礎工作將主要圍繞四方面展開,即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計建設,健全充電基礎設計標準體系,引導促進充電網絡發展。同時,鼓勵車企深度參與充電服務,探索創新的充電商業模式,并考慮進一步減少政府干預,發揮市場化配置資源作用。
據李冶介紹,2018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為29.9%,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發電量將占比一半左右 。清潔能源電力的發展與終端用能的清潔化,應該說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快速發展,逐步成為能源行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未來,還將高度融合,實現綠色交通和綠色能源轉型,共同推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對此,李冶建議:
一要深入推動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能源領域,積極降低化石能源占比。近幾年來,國內外的清潔能源發展都十分迅速,新增發電裝機當中有2/3是清潔能源。國家能源局預測,到2030年,國家非化石能源的發電量有可能會占到一半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總量可能要達到20%左右。因此,國家將初步構建起集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并舉的能源發展體系。
二要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電動汽車發展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近年來,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截至2018年底,我們國家充電基礎設施達到76萬個,設施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公共樁約為30萬個,增長速度放緩。其中專用樁46萬個,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三要健全充電基礎設施的標準體系。首先,繼續深化互操作性測試,解決車樁兼容的難題。強化標準的實施落實,支持充電聯盟開展充電設施產品的標識評定,規范隨車配送充電樁產品的標準管理。
其次,瞄準充電新基礎設施發展,組織中電聯等單位開展大功率充電標準預研工作,提出了電網雙向互動技術標準的發展路線圖。
最后,引導促進充電網絡發展。一方面是推進互聯網+充電設施的建設,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組織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建立全國性的統計監測平臺,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形成充電服務網絡。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力爭用三年的時間,大幅度提升充電技術水平,提高充電設施的產品質量,加快完善充電標準體系,全面優化充電基礎布局,顯著增強充電網絡互聯互通能力,加速提升充電運營服務的品質,進一步優化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環境和產業格局。”李冶表示。
一是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會同相關部委加大協調力度,督促車企深度參與充電運營服務,支持整車企業向充電服務運營商購買配套服務,更好發揮車企引領作用,促進車樁協同發展,提升用戶的充電體驗。同時,在充電價格方面,進一步充分發揮市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二是加快推動先進的技術研發。加快柔性充電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無線充電、智能充電等關鍵技術攻關。在重點領域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實驗示范。加強裝備研發,做好技術儲備,適應未來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的智能互聯變革,迎接電動汽車的新時代。
三是推動充電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在各運營企業信息平臺基礎上,利用中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加快推動國家級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充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