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低碳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開源節流,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牽涉幾十個行業、關乎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就業機會的產業,汽車是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反映。
近日,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已行至“風口”。稍早前,位于寧波慈溪投資約30億元、年產20萬臺套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是全球首個以“甲醇”為加注介質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
根據規劃,項目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到100億元。其中,一期年產能5萬臺,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投產,可供1萬輛甲醇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
“寧波市政府旨在打造一個全國氫能領域的示范性、產業集聚型燃料電池生產基地。我們通過招商引資,與政府達成共建合作協議,為項目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與資金支持。”近日,項目運營方——上海博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博氫”)董事長沈建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在他看來,燃料電池行業經過30年跌宕發展,目前已迎來新的發展高潮,而中國市場被廣為看好,“可以說,當今世界上有80%—90%的燃料電池企業都在中國建廠、開展技術研發。”
更具推廣優勢
沈建躍于上世紀80年代即開始從事燃料電池技術與產品的研發攻關,其運營的燃料電池合資公司于2002年在加拿大成功上市。因看好中國燃料電池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他于2009年將重心轉向國內。
據了解,傳統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為氫-加氫站-燃料電池。而甲醇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卻是甲醇-甲醇加注-甲醇直接重整制氫燃料電池。在前者電池系統中氫氣存在壓縮困難、儲存條件苛刻、運輸成本高等制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諸多問題;后者電池系統中,甲醇常溫下為液體,便于儲存運輸,氫氣“即產即用”,系統無高溫高壓,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在沈建躍看來,受加氫站建設制約,氫能或者氫燃料電池產業如果完全靠高壓加氫、儲氫方案,推進會非常緩慢,五年內難以實現規模推廣。而與高壓儲氫燃料電池相比較,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更加經濟、現實可行。“我們預計到2020年有1萬臺甲醇氫燃料電池汽車車或者更多投入運行。目前在我們的生產基地周邊就有多家客戶正在與我們開展合作洽淡,這也是寧波基地建設推進如此快的重要原因。”他說。
已有成功示范
有燃料電池行業專家向記者指出:“從技術層面講,甲醇氫燃料電池汽車完全沒有問題。”據介紹,目前甲醇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成功示范應用于物流車、大巴車、冷鏈物流車等交通領域。
“我們與東風汽車合作推出的中國首輛30千瓦甲醇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已獲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該車型目前已開始批量生產。”沈建躍說。
就在今年10月,上海博氫還宣布中國首批5輛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輕型卡車在蘇州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事實上,汽車領域之外,沈建躍亦將眼光瞄向了發電市場,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個更加“前途無量”的甲醇氫燃料電池應用領域。
“我們的技術方案實際上就是一個多用途的發電機,在分布式發電領域具有無法替代的行業競爭優勢,那些缺電、電網無法接通或者離網的地方都是我們的市場,慈溪基地燃料電池產品最重要的市場就是分布式發電市場。而且我們認為分布式發電市場應用會比汽車應用推進速度更快。”他說。
據介紹,上海博氫與中氫公司合作推出了中國首臺軍民融合移動發電站 ——“1千瓦時、30千瓦靜默移動發電車”,相關技術已獲得軍隊認可,相關軍標也正在制定中。今年,該公司啟動了20千瓦的高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模塊研發項目,為進入乘用車市場和大功率發電生產做準備。
甲醇供應充沛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行業對于甲醇氫燃料電池或發電系統存在的最大擔憂更在于一旦鋪開推廣應用,甲醇燃料是否足以供應。
當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甲醇生產國,來自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經歷持續10余年的連續增長,截至2017年底,我國甲醇總產能已達到近8400萬噸。該協會預計,2019年,我國甲醇產能有望突破9000萬噸。2020年更有望突破1億噸。
“當前甲醇生產技術成熟,且成本要低于汽、柴油。可以說,中國煤炭資源豐富,僅以煤制甲醇便可保證我國百年能源安全,未來甲醇還可通過生物質、農作物秸稈等制取。隨著技術的進步,通過加收二氧化碳制備甲醇,人們將源源不斷獲取清潔可再生能源。”沈建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