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是通過將氮氣、二氧化碳或氬氣等氣體加熱至極高溫度而產生的。由此產生的電火焰(稱為等離子體火炬)溫度可達數千攝氏度,足以滿足各種工業過程的熱量需求。目前,等離子體火炬已在小規模應用中發揮作用,例如廢物管理及金屬工業的切割和焊接。未來,該技術還可能大規模應用于鋼鐵或其他建筑材料的生產。
能源轉型背景下,工業流程脫碳成為關鍵挑戰。智庫未來清潔技術建筑師(Future Cleantech Architects)的分析師Antoine Koen指出:“這些工藝對于生產風力渦輪機混凝土基礎的水泥、風力渦輪機塔架的鋼材和太陽能電池的硅至關重要。”盡管氫氣被視為重工業脫碳的關鍵技術之一,但德國政府的國家氫能戰略顯示,到2030年,該國僅能通過國內生產滿足六分之一的氫氣需求。鋼鐵行業近期表示,氫氣成本可能高于預期,并呼吁推遲向氣候中和氣體過渡的最后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