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NEEL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10月,該國當年新增裝機容量9.35GW,其中90.22%為新增光伏和風電裝機,是國家能源結構中發展重點。在新能源快速增長的同時,電力行業對于儲能的需求正不斷發酵,ANEEL在今年9月24日發布了電池儲能特許經營權拍賣草案,向社會進行公共咨詢。
但抽水蓄能電站是否會在該國上馬?
帶著這個問題今晚開始學習巴西能源礦業部下屬能源研究中心于2021年發布的官方技術報告《抽水蓄能進入巴西市場的挑戰》,以下是正文第一部分。
第一章, 引言
全球能源轉型大背景下,波動性、非可控、可預測性有限的新能源在電力結構中占比上升,儲能因可對電力產出和消耗進行平衡而備受關注,并在提高電力系統質量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公認優勢。
抽水蓄能電站作為一項成熟、經濟、高效并可以進行系統性規模應用的儲能技術,全球多個國家對其重燃興趣。
但國際經驗也顯示出,電力能源市場重組所建立的商業模式和監管條件尚不足以推動個體資本在新建抽水蓄能電站上的投資。
Barbour等(2016,P8)的統計指出,世界上95%以上的抽水蓄能電站都是在市場的壟斷結構中調試運營。在這種結構中,服務費收益模型確保了投資回報,從而提高了新投資的吸引力,但在那些受電力行業重構浪潮影響的市場并不能得以延續。
在非垂直一體化的市場環境中,私有資本占據投資主導,抽水蓄能電站的固有特點和對其相關風險的理解顯著地影響了該技術的投資吸引力。
和常規水電站一樣,抽水蓄能電站也是資本密集型工程,標準化程度低(項目根據當地條件而設計),項目可研和取證時間相對較長,建設和成熟周期也較其他技術更長,風險狀況復雜,涉及到項目當地例如地理條件、社會環境條件等等特殊情況。
除此以外,抽水蓄能為電網帶來益處的范圍和動態活動使其服務所提供的價值和相關預測變得困難,難以獲得合適的經濟補償,這也增加了投資者所獲回報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與其投資規模以及投資回報周期不相匹配。
監管的角度來看,抽水蓄能電站的服務范圍導致難以簡單地將其歸類為純粹的發電或輸電資產,他們電網中扮演的多重角色更增加了將他們納入監管框架的復雜性。發電公司去垂直一體化嘗試著將競爭環境(發電和售電)與經濟監管環境(輸電和配電)分開,希望藉此抑制可能的競爭扭曲。
在這一情況下,行業開發和應用了各種不同解決方案和激勵措施以對現有法規和市場結構進行完善或調節,從而減少抽水蓄能電站加入電能市場的非技術障礙,使電網更好地從中獲益。
巴西能源結構中由于有大量水電站的參與,推后了抽水蓄能電站類似儲能技術應用、市場設計和相關問題的解決。然而,隨著新水電站項目特別是調節性水電站的減少,以及不可調度的可再生能源和電網中的波動性發電比例提高,為滿足電網在不同時間尺度上日益增長的容量和靈活性需求,抽水蓄能電站可能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并在地理位置和在社會環境影響方面具有潛在優勢。除此之外,巴西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還可從原先大量水電建設項目經驗及已有供應鏈等方面獲得便利。
要重點強調的是,巴西正在處于電力行業現代化的大背景之下,行業中大量展開與市場、政府管理、電力系統計劃和運行相關的各項法律及非法律條例的討論,討論的內容還包含壓載系統和能源的分離、供應標準、價格形成機制、成本和風險的分配、新技術植入。這為消除抽水蓄能發展的非技術障礙提供了機會,使其加入巴西能源市場成為可能。
在此背景下,本技術說明對相關調查結果按如下結構展開介紹。
第二章,介紹國際電力市場抽水蓄能的發展歷史、抽水蓄能電站在電力系統運行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抽水蓄能電站高度集中市場及其主要建設因由。
第三章,介紹抽水蓄能電站可向電網提供的主要服務,以及基于公開發布技術文件中所了解到的抽水蓄能電站優點,以及他們與集成電網特性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以國際經驗為研究基礎,介紹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巴西電力市場的主要挑戰。
第五章,介紹市場監管模式和收益模型,商業合約方式以及其與市場設計方面的關系,同時介紹了部分國家為了撬動該領域投資而采用的激勵措施。
第六章,根據巴西電力行業現代化政策所帶來的優化措施,提出了巴西發展抽水蓄能電站的可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