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充電設施總數達到1143萬臺,有效支撐了28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高速公路服務區安裝的充電設施已經超過2.88萬臺,覆蓋停車位4.48萬個,重大節假日的充電服務保障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技術創新大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電網處處長孫嘉彌表示。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會長劉永東介紹,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構建起世界上覆蓋面積最廣,服務車輛最多,充電樁數量最大的充換電網絡體系,有力支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應進一步堅持綠色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充新能源電,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充換電設施產品質量,保障充電安全。”劉永東表示。
促進終端可再生能源消費
根據《中國汽車低碳行動計劃研究報告》中的數據,從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來看,車輛周期碳排放占比約為46%,燃料周期碳排放占比接近54%。以2030年1億輛電動汽車的規模測算,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億噸,相當于1.2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吸收存儲的二氧化碳總量。在此背景下,推廣新能源汽車充換綠電,使用來自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能夠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能通過與電網的智能互動,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整體效率。
此次會議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充換綠電地圖》(以下簡稱《地圖》)也明確,新能源汽車使用綠色電力,可促進終端可再生能源消費,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行為與風光新能源發電進行有效匹配,為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網與消納帶來機遇。
在綠電充換電場站建設方面,據《地圖》中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1108座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場站使用綠色電力,分布在31個省區,綠電來源為自發自用(包括光儲充)的場站有211座,占所有綠電場站的數量比為19.04%;通過綠電交易采購綠電的場站有883座,占所有場站的79.69%;通過綠證交易作為綠電來源的場站共有18座,占所有場站的1.62%。
提前布局新型充換電技術研發運用
通過有序充電等技術應用,充放電設備將成為車網互動的橋梁。所謂車網互動,即電動汽車通過充放電裝置與公共電網、微電網等供電系統或樓宇、住宅等配電系統相連,將動力電池作為移動儲能或可控負荷聚合參與電網運行的靈活性資源,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間的能量流、信息流雙向互動。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移動儲能高級經理王明才表示,目前車網互動包括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V2G)等形式,可通過車網互動釋放海量新能源汽車作為“電力海綿”的靈活性價值。
對于電動汽車車主來說,可利用有序充電樁在電價低的時間段進行谷時充電,減少充電費用的支出;在雙向充放電場景下,可利用V2G樁將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儲能單元進行峰時放電,從而獲取一定的收益。王明才表示,車網互動可將動力電池作為移動儲能將充電變為可控負荷參與電網運行,實現電動汽車與電網間能量流、信息流雙向互動,有效提升配電網對大規模新能源汽車的接入能力,促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此外,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儲能在經濟性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移動儲能雙向充放電成本約為每千瓦時0.1元,遠低于火電改造、抽蓄、儲能及其他需求側響應資源,是新型電力系統最經濟的靈活性資源。
王明才表示,未來仍需持續加強新技術研究,以提升充電設施涉網性能為保障,增強對頻率、電壓擾動的耐受力和主動支撐能力,推進源網荷儲協同,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要以構網型控制技術為支撐,增強配電網就地平衡和對主網的支撐作用,實現電力系統高效運行。
劉永東建議,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充換電設施的智能化管理運營,并順應汽車網聯化的發展趨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智能充電網絡,提前布局和關注新型充換電技術的研發和運用。
對于新型的充換電技術,記者在此次會議上了解到,相關企業已經開始對無線充電、自動充電以及移動充電等領域的研究和布局,并且部分已經開始投入試點應用。如黑馬原力目前已推出了儲充一體式的移動超充機器人,可以在多個場景下,為電動汽車進行快速充電,打破了以往依靠固定充電樁補能的方式,實現從“車找樁”到“樁找車”的轉變。
孫嘉彌認為,應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核心技術研發,促進車、樁、網各環節有效銜接,加快制定工程建設類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項目規范》,持續開展車網互動領域的標準研究,持續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的標準體系,不斷提升標準國際化的引領能力。